趙弘祖好像明白過來了,匆匆返回詔獄。
是啊,公侯一千兩都痛快出了,首輔尚書八十兩都出了,你們為五兩銀子去詔獄,還是欺君的罪名。
皇帝與民爭利?五兩銀子,你們敢說嗎?有臉說嗎?
就算彈劾陸天明,你們也得包裝一下罪名,否則不是陸天明狂妄,而是你愚蠢。
太聰明了,趙弘祖有點羨慕,與董成虎匆匆來到詔獄,剛才一院的青袍官,此刻無一人,連院使彭歌祥都走了。
一個百戶上前躬身道,“趙大人,各衙的主官來把人贖回去了。”
董成虎哈哈大笑,“趙大人,多簡單的事,就算有二杆子,他的主官也不想被五兩銀子牽連。”
趙弘祖苦笑連連,這些二貨的底氣來自哪裡?
他們不知內情,以為陸天明收餉銀不擇手段。
但是,若他給皇帝收銀子呢?
這一圈下來,百姓看熱鬨,貴人得了慷慨之名,皇帝撈了實惠,嘰歪個屁。
下午的時候,還是有人嘰歪,畢竟禦史清流專門風聞奏事,銀子掏就掏了,以後也許能救命,該罵還得罵。
通政司把兩摞彈劾奏折送到內閣,周延儒直接讓人送到司禮監。
皇帝知道嗎?
還真不知道。
天快黑了,崇禎在禦座翻看奏折。
禦桌兩側的奏折一降一升,眼看還剩下三五本,不由得加快速度。
曹化淳過來給點燈,皇帝瞥一眼搖搖頭,“算了吧,朕還看得見,閱完到坤寧宮去了。”
“陛下,您恐怕看不完。”曹化淳閃開,身後的內侍抱著兩摞奏折放到禦桌。
崇禎深吸一口氣,落寞問道,“哪裡鬨災?”
“京城!”曹化淳下意識答一句,立刻下跪,“奴婢口誤,奴婢是說奏折來自京城。”
“起來吧,又吵起來了?”
曹化淳起身挑了一本遞給皇帝,“陛下,奴婢一時半會說不清,這是太醫院院使彭歌祥奏本,他基本說全了。”
皇帝疑惑看了一頁,突兀怒臉起身,然後湊到燈下翻了兩頁,不一會,把蠟燭放到身邊,重新落座翻看完。
翻完還是一臉不可置信,重新翻了一遍。
依舊不可置信,“半月之久,朝…朝臣為何這麼安靜?英國公有如此虎威?”
“回陛下,此乃君威。”
“陸天明這是欺君…”皇帝怒吼一聲。
曹化淳太了解皇帝,不清楚情況先給個論調,便於接下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