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首輔問策(2 / 2)

錦衣黑明 溜溜的兔子 2466 字 4個月前

這個目標很務實,威脅東虜三岔河、遼河兵堡,使他們不能肆意妄為,壞處就是大淩河獨處前線,與鬆錦一線無法互相照應,容易被圍城困死。”

陸天明說完後,周延儒放下筷子點點頭,“天明這來龍去脈說的很好,你的意思是,問問祖大壽的意見?”

“這不是下官的意思,是您的意思。”

周延儒淡淡一笑,“滑頭,剛才說東虜太配合是什麼意思?”

“女真是部落式政體,與韃靼人一樣,如今遼東物資奇缺,大明百姓一石米二兩銀子都受不了,遼東一鬥米五兩,整體物價是大明的八十倍。

這樣的朝廷不可能維持下去,所以袁崇煥說五年平遼,但世人對袁崇煥的平遼策有誤會,這完全是孫閣老那一套,或者說是熊廷弼那一套,唯一的區彆是,袁崇煥有遼西將門配合,熊廷弼沒有一人支持。

如今袁崇煥死了,天下都知道遼西人心不穩,所以孫閣老才第二次外鎮,除了孫閣老,朝廷沒有第二個選擇。

咱們換位思考一下,此時的黃台吉應該做什麼?”

周延儒眼神一亮,“遼東物資奇缺,他們必須不停劫掠,但遼西如鯁在喉,必須解決祖大壽,此時引誘遼西前出,打一場勝仗,削弱遼西的威脅,方便他們再次繞遼北草原入關劫掠。”

啪~

陸天明雙手一拍,“周大人一針見血,為了引誘遼西前出,東虜一定偃旗息鼓,不會挑起任何事端,所以這段時間遼西非常安靜,沒有任何軍情,等大淩河城築造完畢,必定大軍圍城,圍點打援,在野戰消耗遼西精銳,從此可以放心到大明劫掠。”

周延儒捋捋胡須,麵色對陸天明充滿讚賞,但他隨後說道,“大明必須前出,這是陛下的聖意,秦良玉去年勤王後,一萬白杆兵駐守京郊,陛下欲派白杆兵到遼西助戰。”

陸天明搖搖頭,“白杆軍乃步戰士兵,去平原打野戰十萬都是添頭,他們會被騎兵拖死,遼西若想獲得優勢,必須動起來,十年來早已證明築城推進的策略耗費錢糧而沒有效果,如今繼續堅持下去毫無意義。

遼人守遼土,遼土養遼人,此策核心在於守,如今想進攻,就得換個策略,繼續這樣的策略隻會令人捧腹大笑,必定會失敗。”

周延儒驚訝看著他,“你小子敢說啊,換什麼策略呢?”

“國策是錯的,為何不敢說,孫承宗也知道是錯的,但他被架住了,不得不前出,他選擇築一城,本身就是在妥協。換什麼策略不重要,重要的是,遼西若想進攻,必須有騎軍,李成梁已經在遼東試驗過五十年了,遼東沒有騎軍根本不行,如今為何妄想築城推進?”

周延儒聽懂了,讚歎說道,“天明眼光真的可以,本官問你遼西,你卻能想到漠南。”

“孫子才願意靠彆人,但這是大明唯一的選擇,唇亡齒寒的道理很簡單,林丹汗被黃台吉從遼北攆到漠南,但這家夥是個二杆子,不聯合土默特,反而打敗土默特占據了歸化,實力嚴重受損,對東虜毫無牽製能力。

既然明蒙雙方是盟友,那築大淩河的錢糧消耗為何不扔給林丹汗呢?他更想對東虜展開報複,會同館烏蠻驛的使者已經來半年了,給點錢糧,讓林丹汗到鬆錦一線轉轉,雙方都能達到報複的目標,若女真大軍追擊林丹汗,這時候遼西前出豈不更安全,更具威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