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平凡的一天(2 / 2)

一炷香後,皇帝才壓下自己莫名的火氣,冷冷說道,“傳新樂侯入宮,帶淨軍護送皇嫂省親,勞煩孫師傅也動一動,護送到太康伯府,省親不得超過三日。”

曹化淳馬上去辦,快中午了,一個時辰內必須出宮,否則就是四天。

孫承宗聽到消息,一臉鬱悶,於理不合,於禮不合,但懿安皇後孤零零一人深宮獨居,聽聞全家中毒,坐不住很正常,埋怨兩句曹化淳無能,隻好帶內閣四人站到金鑾殿廣場等候。

‘東宮’出宮,不需要‘西宮’同意,但也沒有全套儀仗,鳳輦也沒有,一頂金黃色的八抬轎緩緩而來,身邊站著曹化淳和十多位婢女,前後淨軍三百人護衛。

到內閣幾人麵前停下,孫承宗立刻帶四人躬身,“微臣拜見娘娘。”

張嫣掀開窗簾看一眼,“孫師傅,好久不見,身體如何?”

“謝娘娘掛念,微臣還行。”

“那就好,陛下駕崩時候還惦記孫師傅,說真正教他讀書也就孫師傅和楊漣楊師傅,可惜造化弄人。”

孫承宗沒有接這茬,“微臣送娘娘省親,從東安門到崇文門最近,兵馬司已淨街,不宜長時間影響百姓出行。”

張嫣點點頭,“辛苦孫師傅,本宮惦念親人,難免於禮不合,顧不了那麼多了,本宮日夜難眠,時刻有自戕衝動。”

五人眼皮齊齊一跳,“娘娘無需擔心,馬上就能見到親人。”

孫承宗朝四人擺擺手,示意他們彆摻和,對曹化淳使了個眼色,隊伍馬上經東華門出禁宮。

大明朝的皇帝很少很少出皇城,崇文門到東安門沒有黃土鋪路,也沒有攆人,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兩側百姓踮腳看是誰,看到一頂金黃色的轎子,也沒人大喊跪迎。

老朱家就是這麼隨便,百姓皇帝出身,很多規矩為了親民都改了,二百年來,百姓也不知道記住多少。

崇文門出甕城一拐就是太康伯府,百姓們更是人山人海,曹化淳看得牙疼,三天是淨軍的極限,也是百姓的極限。

這一片三天內都不能隨意走動,規製類同皇城,胡同外圍一圈守衛,中間一層禦馬監士兵,府邸周圍又是淨軍。

就算沒有勞師動眾,至少五六十戶人家三天內不準進出,或者直接就攆到各衙門去住了。

大興縣衙韓智文也在伯府,他是地方官,轎子一進前院,韓智文與南城兵馬司、錦衣衛外城千戶、巡街禦史立刻下跪,“臣等恭迎娘娘回家。”

張嫣出轎,掃了他們一眼,上不了台麵的小官,以往在禁宮肯定不會搭理,現在卻雙手虛請,“地方父母最辛苦,附廓更難,三位辛苦了,本宮不能耽誤正事,回衙去吧。”

“謝娘娘體恤,娘娘萬福。”

曹化淳到身邊引張嫣向裡,他們就都不進去了,不一會突然傳來一聲淒厲的哭嚎,“妹妹,你怎麼變這樣了,心疼死姐姐…”

“姐姐…您回來了…小妹看不到了…”

一堆大老爺們訕訕摸鼻子,陸天明若在此,也不知道會不會良心痛,一個內侍突然道,“孫閣老,張家二小姐中毒輕微,她孕吐嚴重,但看什麼都模糊了,應該最先恢複。”

孫承宗點點頭,看一眼府內準備離開,對幾人擺擺手,“一起走吧,這裡由淨軍接手,不會超過三天。”

幾人連忙恭敬行禮,跟他來到門外,大門立刻關閉,曹化淳也得守著。

孫承宗深吸一口氣,韓智文突然大叫,“走水了,下官先行一步。”

眾人齊齊看向內城,果然看到黑煙衝天,非常近的火災。

孫承宗馬上就猜到了,白天點皇史宬,好計策,能推給天氣,也能更讓人懷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