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民情就是軍情(2 / 2)

錦衣黑明 溜溜的兔子 3394 字 1個月前

兩人猶豫片刻,齊齊下跪,嗓子沙啞,“學生拜見恩師!”

李騰芳做祭酒時,恰好他們在國子監,老頭剛才就覺得麵熟,聽到他們叫恩師,兩眼一瞪,“承宣?之楨?你們…快快起來。”

兩人起身,王之楨拿起一旁的冷茶灌了一口,快速把陸天明的所作所為說了一遍。

李騰芳扭頭看向陸天明,欽差大爺冷哼一聲,“前輩,估計他們以為我騎虎難下,您若現在去韓陽鎮,晚輩給您派車,若您不去,他們就繼續餓著。想當初我得悟大道,全賴陛下戒食五天五夜,他們還遠著呢,晚輩這是給他們開竅。”

王之楨立刻回懟,“好膽,有本事你餓死我們。”

“老夫馬上去!”李騰芳大吼一聲,在陸天明之前搶先開口,隨手把桌上的茶壺遞給韓承宣堵嘴,“天明啊,有事好好說,乾嘛一來就這樣。”

“前輩這是又準備給晚輩上課了?”

“沒有,但山西不是京城啊。”

“晚輩就喜歡挑戰有難度的事情。”

李騰芳連連朝兩人搖手,示意他們閉嘴,急切說道,“咱們不是這麼商量的,你彆著急。”

陸天明哈哈一聲,“昨日晚輩才知道,晉西南十七縣,二百年來出了474名舉人,其中116名進士,43名一品大員,太厲害了,北地人才看山西,不得不服。

晉商走南闖北還不落教育,賺錢是應該的,天道酬勤嘛,晚輩又不是見錢眼開的瘋子,可惜不認識任何人。

這兩位是貢生,他們可以做官了。貢生、監生、廩生,同樣是秀才,這區彆也讓人不得不服。

晉西南十七縣,現在有680名秀才,其中優監、恩監、蔭監、例監等監生共415名,直接占到六成,他們大多與前輩有師生之名。

貢生更是多達94人,他們算是國子監正式門徒吧?貢生由地方士紳、省府官、禮部共同舉薦,學籍歸國子監,並不占本省舉人名額。前輩若與一半人有師徒之名,那您可以在山西橫著走。”

韓承宣和王之楨對他把名單把握如此精準有點吃驚,當地人都不一定清楚。

李騰芳卻聽懂了陸天明的意思,他承認晉商的優勢,但晉商也得支持他做全權剿匪欽差。

貢生是地方舉薦給中樞的優異學子,這麼多人沒有鬼是假的,若翻臉栽贓,錦衣衛到處能給你們罪名。

甚至那些舉人他也可以挨個翻一翻。

撥出蘿卜帶出泥,士紳以為抱團能對抗欽差,那是彆人,陸天明不吃這一套,這家夥擅長掀桌子,下手還飛快,達不到目標,他會把你們挨個削一遍。

總之錦衣衛還是厲害,對民情掌控比官府快多了,老頭起身擺擺手,“天明等消息吧,老夫這就去見見朋友。”

…………

注:舉人、進士和大員數量出自地方誌,秀才名額是作者根據定額估計的,應該差不多,說不準還少了。

貢生可以做官,估計大多讀者不清楚,他們可以從縣衙胥吏入仕,最高也就是七品縣令,但貢生均是有門有路的人家,不稀罕縣令,所以入仕稀少。

貢生、監生、廩生,都是院試的秀才,差距天上地下,《儒林外史》中嚴監生的哥哥是貢生,舅哥是府、縣廩生,幾個讀書人的收入和地位差異非常明顯。範進那樣的秀才窮得叮當響,而嚴監生則十萬家財。

明白了吧?

寒門學子讀書升天,自古是個‘搖號’機會,有了功名更需要傍路子。

同樣是秀才,寒門秀才領著縣學幾鬥米糊口,沒資源一切都是空,給你免稅的好處都無法利用。富家秀才卻可以用功名免稅經商、可以到國子監經營‘渠道’、還可以運作做官。

曆朝曆代科舉,立國之初公平些,王朝階級固化後,照樣淪為工具。

明初官員祖上都是窮鬼,父祖都沒有名號,到明末再看官員履曆,個個是官宦之後,個個祖上有高官,族譜傳承非常清晰。

這也是明末官場的一個寫照,士紳豪商通過科舉深度互利,乍一看官非官、商非商、士非士,再一看,原來全是‘親戚’。

所以說啊,曆史很現實,從沒騙過人,是咱們不會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