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問題得附身解決(2 / 2)

錦衣黑明 溜溜的兔子 2618 字 1個月前

“時間點不好?大人是說流賊到晉南搶糧?”

“不,穀杆不就是草料嘛,收莊稼後能喂馬吧?”

“可以喂,但需要大量人手收割切碎拌料,牲口不吃整根的穀杆。”

“挺好,這不就來活了。”

曹文詔沒聽懂來活是什麼意思,董成虎已經帶著三個村民跑步而來,遠處有幾十人在村口張望。

董成虎很開心的樣子,“大人,咱到山西還遇到一位故人,國子監監生崔勤伍,天啟初年在京城國子監讀書,被人騙過銀子,下官在正衙輪值巡街時候認識,回鄉是大保長,那是兩個村子,東河村、西河村。”

崔勤伍不是鄉野沒見識的人,平時見縣令都不跪,看到陸天明的蟒袍,顧不上抹額頭的汗水,連忙帶身後兩人下跪,“學生拜見欽差大人。”

四十多歲,非常乾淨,一看就是體麵人,陸天明下馬笑著虛請,“起來吧,崔先生,大保長是什麼?”

崔勤伍起身連連拱手,“回大人,大明保甲自嘉靖年實行,各地不一樣,山西南北也不一樣,十戶為一裡、十裡為一保,兩個村子正好各有一個保長,學生這大保長負責兩個村子的稅賦和水患治理,鄉老稱呼為都保長,此處並非鄉老所在。”

說的很清楚,既解釋了問題,也在告訴陸天明,他招待不起。

陸天明指指東邊大院子,“那是你家?”

崔勤伍回頭看一眼,笑著躬身,“大人誤會了,那是司空尚書、耐辱居士的居所。”

隨行人員齊齊瞪眼,怎麼還有個尚書,董成虎立刻解釋道,“大人,司空尚書乃晚唐大詩人司空圖,距今七百年了,司空圖隱居於此,為兩村解決水源問題,他們世代供奉,前院是穀場、宗祠,中院是司空圖塑像,後院乃兩村學堂。”

陸天明恍然大悟,拍拍崔勤伍的肩膀,“把學堂建到司空故居,晉南尚學風氣可見一斑,崔監生教化有功。”

“大人過獎,學堂一直在那裡,學生隻需要維護。”

“你是夫子?”

“是是是,也不需要請人浪費錢糧。”

“你是什麼監生?”

“學生乃優監,家中薄田五十畝,大人見笑了。”

“佩服,那你就是省府推薦的監生唄,祖上不顯赫,在晉南這地方能出人頭地,看來你書讀的確實不錯。”

“不敢不敢,學生五次鄉試落榜,慚愧至極。”

陸天明一擺手,不與他廢話了,“大保長,咱們商量個事,本官雇傭你們兩個村子所有百姓,為大軍洗衣做飯、切料喂馬一個月,每人二兩銀子。”

崔勤伍既沒聽懂,也想不到他做什麼,猶豫說道,“大人,東西兩村可有一千口人。”

陸天明仰頭哈哈大笑,“本官有六千五百名兄弟,七千匹馬,需要在此駐守至少一月練兵。”

崔勤伍眼神慢慢聚焦,疑惑對陸天明道,“大人,學生沒有接到縣衙和都保長的通知。”

“他們算個屁!過幾天韓陽鎮的韓爌、風陵渡的張久征、解州曹於汴、蒲州城裡的楊煊都得來。”

陸天明說完對其餘人揮揮手,“明日帶齊所有裝備和糧草到此,本官與鄉親們聊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