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上)(2 / 2)

“請問剿匪欽差陸大人父親名號是什麼。”

嗯?!

陸天明眨眨眼,若非自己在這裡,九成人答不上來。

“陸大有,文牘司皇史監督百戶。這位老大人無需擔心,我們打聽一下情況。”

中年人突然整理整理衣衫,拍拍上麵的灰塵,雙手正一正發髻,邁著官步穩穩而來,看得陸天明驚奇不已,的確是個當官的,而且還是京官,其他人不會這兩步。

等他到麵前,陸天明慢慢瞪眼,“於…於大人?”

中年人一愣,突然哎喲一聲,“哎呀,天明你親自來,太危險了。”

陸天明哈哈一笑,對眾人擺擺手,“這位是於時煌大人,鴻臚寺序班,我姐夫的同僚,清湯寡水的職位,於大人實在受不了,陛下登基後回鄉了。”

於時煌左右拱拱手,“見過諸位將軍,天明你真是太冒險了,怎麼可以距離煉銀山這麼近,半個月前我就從汾州聽說你是欽差,沒想到還能見到。”

“煉銀山?什麼地方?不是三座崖嘛?”

“不不不,煉銀山、三座崖、雲頂山,是三個城寨的位置,三座崖是個山名,不是三座城寨,他們有時候也叫自己一頭崖、二頭崖、三頭崖,故意混淆地名。”

陸天明撓撓頭,“我們豈非在婁煩境內?”

“沒錯,這裡不是永寧州,老夫帶全家翻山躲到這裡,早已出了永寧州地界。這裡就是婁煩古國境內,方圓二百裡的大山,最北麵有個婁煩鎮,屬於靜樂縣地界。”

陸天明掏出輿圖看了一眼,頓時大罵,“這些家夥劈叉了至少五十裡,於大人,那我們西邊是臨縣?”

“對,我們此地距離婁煩、臨縣、永寧州,差不多都是百裡左右,距離交城、文水,同樣是百裡左右,走山裡繞路,可能會走一百五十裡,讓人誤以為很遠。”

兩人一邊說,一邊來到窯洞的院子裡,於時煌並沒有請他入窯洞,把院裡樹下的乾草扒拉開,

“家祖在世的時候,就經常來這裡撿山貨,挖了幾眼窯洞避難,家父又擴建了一下,經常躲這裡。你坐,等會給你倒杯茶,咱們可以看到流賊,從北麵爬山很費勁,他們不會來這裡。”

陸天明隨意坐在石椅上,於時煌進窯洞去吩咐,不一會出來,拿了個茶壺。

陸天明笑嗬嗬問道,“永寧州百姓為何要經常避難?”

“天明是京城人,不知大山的凶險,這裡世代有邊軍和韃靼人做土匪。”

“嗯?韃靼人?”

“是啊,河套的韃靼人,鄂爾多斯部逃難的牧民,走官道繞路去岢嵐、保德、河曲非常遠,翻山越嶺不過二百裡。”

陸天明有點懵,“於大人是永寧州人,看來與交山義匪認識,你們這互相之間的距離,與我想的完全不一樣,靜樂、岢嵐的官道在忻州,永寧、臨縣的官道在汾州,南北相隔四百多裡,進山卻縮短了二百裡。”

“的確是短了,忻州到岢嵐的官道偏南,汾州到永寧的官道偏北,天明現在又向北偏了七十裡,所以處於大山的中間靠南的位置。”

陸天明哭笑不得再次看看輿圖,搖頭拋開這些問題,“於大人,窯洞裡麵都是家眷嗎?”

於時煌下意識看一眼窯洞,苦笑一聲,“你嫂子坐月子。”

“哦哦,抱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