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兵,是什麼(下)(2 / 2)

“鄙人李述孔,之前在延綏,與高迎祥一起走商,他把我變成了惡毒的反賊,李某不過是拿點糧食賑災鄉親,突然就被他暗算了…”

“這人太惡毒了,販馬的時候就經常殺人搶劫,眼看陝西大難,四年前殺官,裹挾安塞百姓,說朝廷會誅殺所有人九族,嚇得大家都跟他跑,這一跑,就成了反賊。

他們進攻延川、延長、膚施、宜川、洛川,明明搶到了糧食,卻讓百姓食人,逼著更多人造反。

他們路過村寨,整村整村殺人,漂亮的婆娘搶到帳篷中,個個是淫賊。

他們還把搶到的金銀珠寶送到山西,偷偷買糧,圖謀造反占地盤…”

“我李述孔與大家一樣,都是被騙了,天官大人原諒,我說大夥一樣都被騙了,天官說既然被騙,那就說清楚。”

“大家把自己的經曆說出來,那咱們以後就是一個桶裡攪馬勺的兄弟,若你心甘情願造反,算李某瞎了眼…”

“咱們就在這塊地,用三天時間,好好認認兄弟,讓天官大人知道咱們也是人…”

“天官大人剃發明誌,李某覺得咱們也應該剃發明誌,咱們在流賊裡保留做人的底線,那咱們就是最堅定的人,咱們剃發,誓死跟隨天官…”

馮銓聽著高台上的聲音,再看看義憤填膺的流賊,這些家夥突然又變成生死同道中人了。

扭頭看一眼韓爌,這位首輔想的更多,此時大汗淋漓。

誰說賊不能為兵?

這些人在這裡所謂的‘訴苦’,隻要嚷嚷三天,就是團結一致的生死兄弟,是陸天明如臂驅使的滾滾洪流,隻要不讓他們餓死,至少可以挑出五千兵,稍微訓練一下,就是精兵。

說再多的屁話都沒用,陸天明給女人、給家庭、給糧食、給身份、給安全…

一句話,陸天明給了他們未來,知道為何而戰,這才是…兵!

………………

注:

流賊的行為不能寫的太詳細,否則太血腥了,上次就一直被卡。

他們沒有在正史中留下成套的記錄,史學家研究農民軍,依據大多是明代奏本、以及各地府誌、縣誌彙總。

以人為糧、奸淫取樂、驅婦為盾、屠戮鄉野,是各省地方誌頻繁出現的詞彙。

南明史惡心,考驗道德底線,流賊的發家史,考驗人性底線。

之所以曆史把他們定義為‘農民軍’,是由主體階段的主體成分而定,並非他們的首領原因。

流賊分三個階段的發展。

第一階段,崇禎元年到崇禎六年,就是搶搶搶、殺殺殺。

第二階段,崇禎七年到崇禎十四年,這個階段流賊開始注意經營‘聲望’,為農民爭取利益,提出了很多蠱惑人心的口號,反正他們也不治理地方,空頭支票非常大方。

第三階段,崇禎十五年到十七年,這個階段建立政權,已經不是農民軍了,官員全是明朝舊官,地方全是明朝舊士紳,舊官僚集團完全竊取了高層權力。

迅速推翻他們自己的口號,粗暴征稅,那些跟隨他們生生死死的農民根本沒有‘坐天下’的資格,屠龍者終變惡龍,所以後來滿清歸順百姓也夠快,實在是百姓對明朝和義軍齊齊失望透頂。

可以這麼說,農民起義三千年,論起事階段的‘義軍’殘暴程度,明末流賊論第二,沒有人能排到第一。

原因隻有一個,這些首領沒有一個是農民,他們本來就是強匪。

那個年代農民沒出過門,沒見識不識字,不可能成事。

他們也不是像老朱那樣,一步一步成長、篩選出來的英雄。

他們一開始就是強盜團夥起家,自始至終就是頭領,且一開始就在互相爭奪首領的位置。

您品,您細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