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沒有人能隨便成功(2 / 2)

接下來朝廷沒有再收到山西的奏折,好像許鼎臣也明白了什麼,晉王也沒有繼續上奏過,朝廷派遣的使者剛到太原,先玩著吧。

九月初一,曹文詔六百裡加急彙報朝廷,流賊盟主王自用拋棄大部,帶精銳南返,遼州以北五十裡的山穀中進入騎軍埋伏,王自用重傷被俘後死亡。

高層彈冠相慶,陸天明果然在設大局,好一手瞞天過海。

陸天明和曹文詔一個半月的剿匪成果,超過陝西三年的努力。

但緊接著九月初二,朝廷就笑不出來了。

依舊是曹文詔的六百裡加急軍情,奏報內容簡單又驚悚。

欽差陸天明八月二十六抵達武鄉縣,隨行騎兵剿滅一支盤踞當地三年的五百人流賊,剿滅另一支百人土匪的時候,突然從太行山東麵的分水嶺冒出上萬流賊,騎軍被團團圍住。

五百人固守城寨一天一夜,戰死四百人,幸好騎軍圍攻王自用後,追上來殺退流賊,欽差陸天明身中兩刀,大軍護送轉往潞安府急救。

陸天明一直在追查所謂的黑手,真正接觸‘執行者’的時候,他連一招都沒接住。

人家的將計就計更高明,高明到什麼都不用做,守株待兔就能等到他這個自以為是的笨蛋。

總之,陸天明大意了,沒有閃…

京城官場在看全局,整體敏銳性就是比身在山西的所有人更強,大明境內到處是殘局,山西又沒有獨立,當然是殘局的一部分。

陸天明還在太原自嗨唱戲的時候,智慧高一籌的闖王高迎祥已經完成布局,篤定他一定會脫離大軍,提前到潞安府。

闖王認為不能在潞安府地界埋伏,而是夜出晝伏,帶人到北麵武鄉縣。

一場埋伏戰,高迎祥把他的軍事智慧體現的淋漓儘致。

因為北麵到潞安府的必經之路是沁州城,而非武鄉城,高迎祥能結合北麵的形勢,猜到王自用也被埋伏了,由此判斷陸天明為掌控整體戰局,一定會走東邊。

陸天明也從未真正注意過高迎祥的作戰策略,若他讀書實習期看曆史消遣的時候多想想,就會發現高迎祥九年的流賊生涯,時刻都在轉圈。

崇禎元年在陝北轉圈,接著在晉陝轉圈,然後山西境內轉了兩圈。

之後更牛逼,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四川、陝西,五省地界的大圈轉了三次,帶著剿匪官軍行軍五萬裡,處處都是他的輝煌。

最後一次回到陝南,被陸天明看好的‘大掌櫃’抓到他轉圈的規律,這才被埋伏活捉。

陸天明這時候沒有孫傳庭的眼光,為他的軍事生涯交了一次沉重的學費,在高迎祥身上結結實實體驗了一把17世紀的穿插迂回。

真的厲害。

…………

注:讀者有興趣看看高迎祥的進攻路線,真的是堪比起義教材,他一直在轉圈,帶著官軍到處流竄。

單純論軍事智慧,比李自成、張獻忠高超,二者能有後來的成功,得益於高迎祥給打下一個龐大的基本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