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宗室這種奇葩(中)(2 / 2)

成祖之後,文班的王相府變為現在的長吏司,屬官成了永遠脫離官場的奴婢,隻有功名,一輩子都不會挪一步。

武班的參軍司變為現在的儀衛司,親王三衛變為三護衛,人數一削再削,從一萬五變為1700人定製,加上王府的內侍,不會超過兩千人。

親王逐漸隻有財富,徹底失去權力。

下來的郡王分封,區彆就大了,老朱在的時候,他的孫子全是實封,到某個縣開府去了。

建文和永樂削藩,有的郡王給了實封,有的一直拖,拖著拖著就沒了,加上地方官阻撓,郡王逐漸變為虛封,在親藩王府門口或藩莊建府。

反正所有事務均由各自親藩長吏司管理,也沒那麼多阻力。

實封虛封二百年發展下來,郡王之間的貧富差距那是天上地下。

初代沈王永樂六年才就藩,他的郡王若全是虛封也說不過去,顯得皇帝太絕情。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封沈王長子朱佶焞[tun]為武鄉王,二子朱佶煃[kui]為陵川王,第三子朱佶煟[wèi]為平遙王。

實封是實封了,全不在潞安府,長子武鄉王後來承襲親王,沈王就藩沒幾年,身家不富裕,也沒能力到遠處開府,又拖了下來。

但沈王若一直沒有屬藩,皇帝臉麵還是不好看,宣德三年,朱瞻基封沈藩第四子朱佶燏[yu]為黎城王、第五子朱佶焆[yè]為稷山王、第六子朱佶熅[yun]為沁水王、第八子朱佶?[dou]為沁源王。

沒有禁止他們去開府,也沒有讓地方官阻止,反正你看著辦,以後沒屬藩不要怨朝廷。

沈藩吸取教訓,不指望地方官提供稅賦建府,自己搞府邸,連之前的也恢複,哪怕去睡官驛,也要就藩圈地,沈藩這才有了實封的六位開府郡王。

分布潞安府、澤州府、沁州府、太原府、平陽府。

但郡王的宗室全部由長吏司管理,天下郡王在當地都很‘老實’。

他們純粹作為一個生意支點,作為一個親藩土地兼並的觸手。

這樣一來,沈王作為山裡的親王,逐漸成為晉東南超級豪商,並通過稷山郡王和平遙郡王與晉西南、晉中連起來了。

加上沈藩世係身邊二十二個郡王,俸祿鹽引、糧引、布引等加起來非常可觀,與其他富藩實現聯動。

九月初五,沈王世孫朱迥[jiong]洪,現在就在黎城郡王府,位於縣城內的一個三進院,窮苦地方的郡王府還真不大。

但黎城扼守潞安府到漳德府的驛道,壟斷了某些生意,一個小縣城裡有郡王府十多個店鋪。

黎城郡王朱恬煉比沈王還大一輩,在位四十三年的宗室老東西。

知縣、縣丞和執役都被欽差強令入山,縣城毫無防守,但更安全了。

欽差被大匪在附近埋伏,朝廷近萬大軍在側,無論怎麼說,陸天明都是強人中的強人,所有人都得老實點。

朱恬煉沒法老實啊,因為三界嶺那個輔國將軍是他次子嫡孫,到店鋪等候信使,三界嶺那偏僻地方現在全是官軍,急得他頭發都要掉光了。

當然,孫子死活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讓欽差抓到宗室跑出藩國的罪證,哪怕你全殺了呢,或者帶回來咱們談談生意,就是不能公開身份。

這就是宗室冷酷、自私、又現實的價值觀。

兒孫也可以死,不能連累自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