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天明忽視手段的殘忍,疑惑問道,“這是英國公向成國公宣戰?”
“不,是實力展示。歐陽一敬有位官場老對手,就是蒲州楊博,吏部尚書楊博當時對山西籍官員非常照顧,主持京察時山西籍官員都是優等,歐陽一敬一人把楊博快彈劾下獄了。
但他上位心切,貪得無厭,竟然同時彈劾兩位文武大員。
彈劾英國公,也給英國公送來一個幫手,加上徐文壁與王崇古的關係,英國公當時與蒲商有一致利益。
實際上張居正是靠英國公串聯,與晉陝大族一起用商號穩住了邊鎮,這才是他們結盟的基礎,才是他們拆撤京營的底氣。
歐陽一敬不懂權爭殘酷,是他把對手捏合到一起,殺歐陽一敬的正是楊博,隻不過由英國公下令而已,動手的就是家祖。”
“夫人說半天都是張溶的事,無非想說官場任何人都不能信,權爭就是國事,國事能成,權爭自然勝利,國事不成,權爭永無勝利。
這大概是英國公世係一直能做大佬的原因,他總是利用國事來權爭,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單純爭權力。”
劉妞妞點點頭,“就是如此啊,公爺信中最後就是您這句話,權爭即勢爭,先成就彆人才能成就自己,不要想著大包大攬,更不要排斥能變為朋友的人。
上層權力來自中層,中層權力來自下層,下層權力來自鄉紳,鄉紳權力來自百姓,老爺得把這個層級建立起來,不能認為百姓能直接給您力量,真正的上位者不需要控製百姓,而是要支配中下層的實力。”
“哈哈哈~”陸天明給逗樂了,“說得很有道理,但也僅僅是有道理,妞妞知道這道理的絕對死穴在哪裡嗎?”
劉妞妞頓時一臉呆萌,“死穴?什麼死穴?”
“這是王朝權爭,隻適用於王朝穩固的時候,如今朝事艱難,大明內憂外患,天下是亂世,這道理放現在就是狗屁,漢高祖和明太祖若靠什麼上中下層,也不會開國。”
劉妞妞立刻反駁道,“老爺若這麼說,唐宗宋祖就是靠上中下層成事,還有光武帝劉秀。”
陸天明一愣,“哦,那倒也是,漢高祖和明太祖最終也是靠上中下層維持王朝統治,但如今還是不適用啊。”
“為何不適用?”
“妞妞應該懂經濟之道,之前的曆史中,基礎權力全部靠鄉紳,但如今物資流通遠超曆朝曆代,海貿邊貿溝通世界,豪商有超越鄉紳太多的物資調配權,他們才是主流,爭權即爭利,咱們可以稱呼為資產階級萌芽。
這時候的爭權,首先是利益分配,其次才能建立權力架構,與鄉紳還真沒什麼決定性關係。
若依舊保持鄉紳的基礎架構,那就不是改革了,是換一家當皇帝,大明朝這些貴人全部得陪大明殉葬,換一批人來當上中下層。”
劉妞妞想了一會搖搖頭,“太高了,妾身不懂,說回您的問題,按公爺判斷,蒲商也可能參與盜印,也可能會與英國公生死相搏,但他們也曾經是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