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反應過來,連忙擁擠著下跪。
一位紅袍年輕人從韓府而來,腰間金色長劍十分顯眼,麵色冷凝,步伐沉穩,氣魄非凡,威壓十足,一看就是…正經大官人。
風陵渡的驛卒和家眷頓時對身邊人炫耀,“這就是欽差陸公,大善人,從不欺壓百姓…”
陸天明現在有意造勢,還不知自己年紀輕輕有了一個陸公稱呼,到廟裡的大椅子落座,頓時高高在上,淩空抬抬手,淡淡開口,“讓百姓起來,開始吧。”
錦衣衛再次大吼,“禮畢起身,保持安靜,平陽府良紳、翰林院庶吉士李建泰檢舉,致仕大員韓爌、曹於汴,勾連蒲商楊、王、張三家,會同平陽府十七縣409家士紳犯案。
侵吞田產四百萬畝,走私解鹽、侵吞稅賦五十年,曆年貪墨達千萬兩,禍害十七縣百萬黎民。
欽差令山西按察使公審,西安府推官旁審,欽差持尚方劍監督,即審即判,還平陽府百萬黎民公道。”
轟~
百姓頓時跳起來觀看欽差,原來是有英雄舉報,四百個老爺、四百萬畝田、千萬兩白銀,狗東西貪墨這麼多,這是造反呐,難怪大家都吃不飽,也隻有陸公這樣的欽差才能審。
遠遠的看著欽差雙手下壓,錦衣衛大喊安靜,百姓這才安靜等待。
唐齋山朝陸天明恭敬行禮,扭頭拿塊木頭啪一拍,“崇禎四年十月初一,山西按察使奉命審平陽府士紳集體貪腐案,有請義士、平陽府英雄、讀書人翹楚、翰林院李建泰大人。”
校尉把他的話複述了一遍,百姓再次踮腳,這才是咱本地的青天大老爺,以前不知道平陽府還有如此英雄人物啊。
李建泰風度翩翩,一臉正氣來到廟門口,躬身大吼,“下官李建泰,平陽府曲沃人,拜見欽差大人,下官檢舉平陽府四百功名之家,與蒲商、西黨大員扣剝鄉裡,侵吞田產,隱匿稅賦,威逼百姓賣田,檢舉平陽富商亢氏勾連流賊銷贓。”
唐齋山輕咳一聲,“李大人有禮了,百姓想知道,為何你現在才檢舉,早做什麼去了。”
“回大人,下官賤內乃王氏族人,以前也不知啊,等下官高中,才知道他們做什麼,走投無路被逼著隱匿田產,下官良心難安,但平陽府到處是他們的人,下官孤掌難鳴,檢舉必丟命。
下官隻好暗中收集證據,年初下官回鄉丁憂,見到更多慘事,實在忍無可忍,他們與胥吏勾結,榨乾百姓餘糧,逼著百姓以低價賣田,再轉手租給百姓,花三成的價格,讓可憐的百姓變成了佃戶。
他們還與都鹽轉運使司勾連,壓榨鹽戶、鹽丁,明明鹽引已經取鹽,他們低價賣出去,再次來提鹽,鹽戶累到吐血依舊無法完成定額,樁樁件件,罄竹難書。
下官收集全證據準備告禦狀,陛下派來了公正的欽差,陸大人掌錦衣,乃世所公認的良臣,節製剿匪大軍,無懼地方大族威脅,下官這才檢舉,請大人主持公道,還平陽晴天,還百姓公正。”
校尉大聲把他的話敘述出去,百姓立刻有人高呼,“李老爺乃英雄豪傑,我們為李老爺作證。”
“對,大家為李老爺作證!”百姓頓時呼聲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