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世間禍亂之源: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2 / 2)

“戰場下來的將軍都會有一股戾氣,陸大人也許該養養性子,等回京就好了。”

“感謝您提點,請坐,娘娘和殿下一會就來,公事陸某一定配合。”

孔貞運點點頭,到對麵的椅子落座。

他是詹事府官員,不論品階,出行都會在皇嗣身邊,沒人能爭。

眾人開始慢慢落座,文臣坐到孔貞運那邊,刑部尚書胡應台和山西巡撫許鼎臣打頭。

武臣坐到陸天明這邊,自然而然的,身邊是那隻錦雞。

陸天明托腮歪頭看著徐允爵,嘿嘿一笑,“小公爺,人人皆知江南彙集天下薈萃,徐家乃江南首貴,不知小公爺到山西有何指教?”

徐允爵歪頭瞥了他一眼,淡淡說道,“幫助山西百姓溫飽,帶動山西商號富裕。”

“哇喔,小公爺胸懷天下,博愛萬民,有什麼具體措施呢?”

“那得看山西百姓有什麼具體想法。”

“好極了,山西表裡河山,山高林密,百姓靠山吃山,打獵為生即可。若給山西提供十萬套弓箭,百姓一定對江南感激涕零。

陸某想了一下,咱們可以做這個買賣,太行商號每年購買一萬套,一弓二十箭,逐年增加,十年後一弓二百箭,江南匠作所送到山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誰耍賴誰孫子。”

大廳鴉雀無聲,突然談事了,徐允爵疑惑看著陸天明,“你開玩笑?”

“這怎麼能是玩笑呢,聽說江南生產高效,一年兩萬套弓也可以,再多我們也吃不下,要賒賬了。”

徐允爵短暫思索片刻,“欽差要這麼多弓箭做什麼?”

陸天明坐直拍拍手,“想必諸位大人也有疑惑,咱們探討一個簡單的問題。百姓常說,富不過三代,小公爺以為什麼原因?”

徐允爵兩眼一眯,很快答道,“因為三代出生富裕,不知父祖經營之苦,往往會敗家。”

“好極了,富不過三代後麵還有一句,窮不過五服,小公爺認為是什麼原因?”

“再窮下去就要餓死了,當然會窮生奸計,不擇手段設法聚攏財富。”

陸天明搖搖頭,“不對,小公爺是貴人,不懂百姓疾苦啊,窮五代就絕嗣了,當然窮不過五服。”

徐允爵一愣,轉瞬嗬嗬笑了,“可能是吧。”

陸天明打了個響指,打斷他的笑容,“小公爺,大明朝的士紳豪商代代富裕,越來越富,百姓代代麵朝黃土,越來越窮,怎麼與常理說的不一樣呢?”

徐允爵無聲冷笑,“富裕人家讀書,會教育子嗣。”

“沒錯,小公爺說到本質了,知識壟斷才是財富壟斷、權力壟斷。太祖開國之際,滿朝文武父祖都是叫花子,令祖中山郡王也是,可小公爺再看看如今的大明朝,上到閣臣,下到胥吏,個個是官宦之後。

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這句話在大明朝行不通啊,財富無法流動,逆反人性規則,朝事當然越來越艱難。”

轟~

大廳眾人一陣躁動,個個想開口反駁,又不好打斷徐允爵,隻好全部看著徐允爵駁斥。

徐允爵沒有駁斥,笑容和煦,緩緩追問,“所以呢?”

啪~

陸天明一拍手,“所以陸某要采購弓箭呀,因為陸某思來想去,百姓缺乏力量,幫助他們富裕不是給他們銀子,而是給他們公平。

太原府剿匪的時候,陸某說過一句話,現在可以再說一次:我陸天明到山西,隻有一件事,公平,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弓箭不是弓箭,是力量,陸某更願意稱呼為眾生平等器,小公爺意下如何?要不要給百姓一個公平?”

眾人反駁的欲望被一句話拍回肚子裡,徐允爵眼中閃過一道精光,仰頭哈哈大笑,

“好一個眾生平等器,既然欽差有如此宏願,徐某沒道理阻止,就這麼說定了,市價七成,五年內提供山西百姓十萬套弓箭。”

“小公爺敞亮,徐家南都第一貴,靠的果然是眼光和智慧。”

徐允爵低頭,眼中充滿睥睨,伸手欲擊掌,“咱們一言為定?”

陸天明毫不遲疑,啪~與他重重拍掌,“一言為定,太行商號開業,第一單是小公爺捧場,這是我們莫大的榮幸,禮尚往來,我們預付五十萬兩貨款。”

“好!”徐允爵大讚一聲,“果然窮不過五服,賢弟必定飛黃騰達。”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