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去與英國公談呢?
當下誰也代表不了誰,都得去。
這三人真是儘心儘責的好閣臣,‘朋友’死了,沒有一點情緒,都在絞儘腦汁幫朋友處理家產。
“三位大人,陛下口諭,內閣、六部九卿、掌印都督乾清殿覲見。”
門口來了個內侍,溫體仁看一眼,躬身行禮,“微臣遵旨。”
內侍走了,溫體仁起身繼續思考。
覲見個毛,這時候誰會去覲見。
誰覲見,誰就是孤臣,與文武為敵。
除了鞏永固那個二傻子。
吳宗達有思路了,率先開口,“溫大人,山西任何人都不能動,許鼎臣、唐齋山、孫穀、韓智文等等,從縣令到巡撫,一個都不行,他們功績再大也不能動,老夫覺得他們也不願動。”
這是快速達成共識的意思,許鼎臣是周延儒的人,韓智文是溫體仁的人,其餘人大家各自爭取,保持平衡即可,不能調動人事製造波折。
溫體仁點點頭,“可以,張宗衡任宣大總督,馬士英原本是宣府巡撫的不二人選,現在看,他更適合去歸化,哪怕沒有屬官,朝廷也需要這個名份。”
吳宗達不同意,“不,馬士英是南臣,必須做宣鎮巡撫,我們現在萬萬不能用新人去摻和宣大官場,必須快速穩定,歸化可以用另一個辦法,讓張家小姐做秦夫人。”
溫體仁眼神一亮,與錢象坤對視一眼後,拍手大讚,“妙,反正歸化是境外,張家要一個宣慰使身份沒用,但陸天明的兒子求之不得。這個宣慰使可不是西南的土司,他可以製衡察哈爾,陛下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吳宗達再次點頭,“宣府知府、大同知府,讓徐光啟舉薦一位,另一位從山西抽調知州,由宋裕本來舉薦,但他們必須保證太行商號高層三年不變,孫傳庭、馮銓、程啟南等,一個都不能動,而且他們要說服董成虎和陸天明的遺孀支持。”
“好,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安排。陸天明必須封爵,但與塞外的宣慰使不能同府,賜彆院張氏平妻分府,京城陸家隻能繼承爵位,這個條件英國公應該也會接受,我們一起去彆院坐坐,慰問一下遺孀。”
“武事呢?”
“這不需要商量,朝廷不會給宋裕本正式的三鎮軍務總理身份,我們承受不起這樣的後果,但也隻能默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行了。”
吳宗達深吸一口氣,“好,就這樣,咱們現在必須同進退,與英國公一起麵對皇帝,陛下現在不能插手,一插手全是亂子,覲見之前,文武必須保持一致。”
內閣兩派以奇快的速度達成共識,錢象坤留下,溫體仁與吳宗達去與英國公商量。
他們出文華殿,拋棄皇帝召集的口諭,快速到東華門。
然後…
李開先從門外進來,負手看著他們,“兩位去哪裡?”
溫體仁皺眉看著這個頭戴白條的年輕侯爺,“有話就說,沒時間擺譜。”
“小公爺在內長城,需要立刻到宣府安撫軍心,公爺悲痛欲絕,家眷更是悲傷。公爺把後軍都督府大印托我代掌,老子現在代表五軍都督府,代表武勳,代表太行商號,代表河套,代表宣大邊軍。”
“啥?你?”溫體仁大叫一聲,“你能決定什麼?”
“溫大人,你沒看到本侯是從東華門走進來的嗎?本侯能決定你想到的一切,包括皇城守衛,禁宮禁衛都得聽令。”
這口氣夠拽。
吳宗達快速問道,“英國公委托?還是宋裕本、張之極委托?”
“你們沒見過馬士英嗎?老子是受陸天明委托,英國公、宋裕本、張之極全部按照遺言執行,後軍都督府大印就是英國公的態度。”
他一邊說,一邊伸手亮出一塊金虎大印,小夥子更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