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閒聊時間,封建財富(2 / 2)

您還指望皇帝是正義的化身?指望皇帝主持公道?

人家與武勳才是一體的好不好。

這就是您對權力的誤會。

文臣的權力,來自他的官身,丟了官,屁都不是,必須用名聲來保官身。

武勳的權力,是天生的,名聲對他是累贅。

法理上,武勳家裡的孩子落地,就比進士地位高。

這…這怎麼比?

武勳的圈子,天生就不需要嚷嚷,沉默才是本能。

百姓的世界,能管士大夫的是律法,能管武勳的卻隻有道德。

特權階級啊。

(用我們現代人的思維看,士大夫也是特權階級,但道理一樣,封建社會,武勳就是特權上的特權,相對特權永遠比士大夫高)

無奈,殘酷,現實。

士大夫靠名聲傳承財富,武勳靠沉默傳承財富。

武勳的富貴,隻能從彆的方麵印證,比如多爾袞從南京武勳家裡搜刮了江南一半財富。

再比如,京城的武勳管理皇帝八百萬畝皇田,皇帝卻在穿補丁,李自成可是從武勳後戚家裡搜刮了將近一億白銀啊,皇帝卻連一萬都沒有。

這是明朝,您再看看宋朝,士大夫夠富了吧?他們依舊沒有將門富,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杯酒釋兵權,用什麼釋?真用酒釋?不會有人信吧?

田產、房產、金銀,以及地位保障啊,說到底還是特權,家傳免死金牌,人家不怕律法。

累財钜萬,這個成語獨屬於宋代武勳,钜萬本是萬萬、極多之意,宋人用來形容石守信、王申琦、高懷德等武勳後代的財富。

隋唐沒法說,門閥世家,又文又武。

秦漢更不用說,貴族治世,文武一家親。

武勳貪墨,史冊需要說嗎?不需要啊。

一來他們貪一點才正常,二來武勳不造反就是皇帝的好孩子。

你搞倒武勳,其他人會抱團反擊,離心離德,發愁的是皇帝,發愁的是朝廷。

大夥仔細找找,那些頭鐵的士大夫,對武勳開炮的文臣,最後都免不了倒黴。

因為他們官職擁有的權力無法收尾,動搖武勳,就是動搖兵事,動搖國防,就是動搖皇權,進而朝臣集體補窟窿。

這種文武點對點廝殺的波折,根本不應該出現。

你痛快了,所有人跟著倒黴,必然會被懲戒、清算反噬。

哪朝哪代都一樣,不止明朝。

換張皮而已。

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社會規則、社會常識。

治世之臣與社稷之臣。

士大夫掌握輿論、擁有麵子,武勳掌握財富、擁有裡子,

封建王朝啊,不是白叫的。

命於下國,封建厥福。

能保住財富的,永遠是特權。

您不能用當下的法治社會思維,去理解封建社會的權力財富分配邏輯。

就這麼簡單,沒有太多為什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