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生老病死,老樹發枯(1 / 2)

李建泰與李開先推杯換盞喝了幾口,才交代起事。

內閣如今依舊是溫體仁做首輔,正事沒做,好處沒少撈。

有意思的事,他總能糊弄皇帝。

凡遇朝事,首輔每次在乾清殿大包大攬,拍胸立誓,回到文華殿給六部下一個條子就不管了。

然後

拖到最後,與皇帝一起在乾清殿大罵朝臣無能,大罵地方無能。

兩人一吐胸中惡氣,痛快了。

然後…也就沒了然後…

溫體仁把皇帝的性格摸了個十成十,好似與皇帝同氣連枝,實則不做人事。

次輔吳宗達,依舊是南邊的人,不出頭,不退後,穩的很。

閣臣王應熊、何吾騶、錢士升。

這三人乃皇帝安排,關係十分巧妙。

王應熊,四川巴縣人,秦良玉的老鄉,清流出身,為人剛狠,大嘴巴,調門高,與溫體仁經常批駁朝臣,吼完也就吼完了。

禮部尚書兼閣臣徐光啟去年仙逝後,禮部侍郎何吾騶升禮部尚書入閣,廣東人,依舊是閩粵海商的人,與溫體仁不對付,是皇帝用來監督製衡溫體仁的部堂,沒指望他做啥大事。

錢士升,浙江嘉善人,不是東林的東林,顧憲成、高攀龍的好友,都致仕十多年了,又被皇帝起複為閣臣。

崇禎非常‘聰明’,內閣人事安排完美平衡了各方勢力。

他甚至啟用東林外圍的老臣,利用東林殘存的聲望製衡複社。

可惜皇帝不懂,完美的平衡就是無為。

天下朝政艱難的時候,皇帝竟然把內閣眾人搞得誰都做不成事,誰都怕彆人做成事,成天喝茶熬日子打嘴炮。

李建泰說完內閣安排,臉帶揶揄看著巴圖,“你聽懂了嗎?”

巴圖在認真記憶,臉上看起來有點呆滯,也沒有理會李建泰,過一會才問道,“內閣平衡了各方勢力,為何沒有山西?”

李建泰一愣,“張鳳翼是兵部尚書啊。”

巴圖搖搖頭,“他是山西人,並不是山西的人。”

這話有點拗口,李建泰卻對他的話有點吃驚,這韃靼人果然是侯夫人的心腹。

許鼎臣致仕後,孫穀任山西巡撫,韓智文是布政使,實際上山西的勢力並沒有入朝,朝臣在下意識圍堵,反而安排了不少副使、參政、參議、知府等中層官。

巴圖看他不開口,乾脆追問道,“孫傳庭在順天府怎麼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