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不知道李開先在做什麼,繼續拜訪陸天天、國公府、忠誠伯…
五天時間是他老規矩,這次卻停留七天,李開先依舊不準他離開。
他也沒閒著,被盯上了。
第一次有這待遇,巴圖覺得挺有意思。
不能隨便聯係,又不能輕易動手,乾脆裝作鄉下人進城,在京城四處‘遛狗’。
陸天明沒有做錦衣千戶之前,京城公開的暗探有兩撥,錦衣衛和東廠。
陸天明做南鎮撫後,東廠形同虛設,皇帝用皇史千戶完成了錦衣衛製衡,京城公開的探子還是兩撥。
巴圖每天在城裡溜達四十裡左右,把探子搞得心浮氣躁。
找了一個機會殺回馬槍,故意把兩撥人引到同一個胡同中對向而行。
暗中看一眼,兩撥人果然對彼此的存在很默契。
巴圖明白了,他被駱養性和東廠盯上了。
另一撥更隱蔽、敵意更強的探子是誰就不言而喻了。
自己竟然進入皇帝的視線,李開先原來在用自己混淆視聽。
今日一大早,李開先又入皇城。
上次進來,他其實哪裡都沒去,就在光祿寺轉一圈,某些人自然會腦補他見了皇城暗子。
今天照例在光祿寺轉一圈,好似實在無聊,溜達到了皇史千戶所。
崇質殿早變成了複刻中心,南邊的一單生意做完後,山西又要兩套,用稅賦換,沒有額外的銀子。
皇帝也同意了,等山西的兩套複刻完,筆帖們手藝混熟了,崇禎以為大典成了沒用的東西,差點拆撤這些人。
歸化、開封、南陽、曲阜、南京、蘇州、杭州、福州等藩王士紳同時上奏請賜一套大典,願掏十萬兩潤筆費。
突然有一個穩定收入,皇帝大喜,抄書成了皇史千戶主業。
天下聰明人用一點點銀子,就消除了皇帝投到身上的怨氣。
崇質殿筆帖在安靜抄書,有序的忙碌,與皇城衰敗的氣氛截然不同。
李開先好似在追憶朋友,靠門口看了一會,被趕過來的郭石頭打斷。
“侯爺見諒,您有什麼吩咐?”
“你有沒有想過,把永樂大典刻印一下。”
“侯爺說笑了,排版刻印校對耗時許久,一次刻印百套以上才有意義,可那樣京城的紙也不夠用,何況刻印出來也賣不了,鬨笑話了。”
李開先靠著門板打量他一眼,“嗬嗬嗬,石頭你是皇史監督千戶啊,年紀輕輕要上進,每日在這裡抄書有什麼意思?聽說你從未去過上林苑監,天明泉下有知,定會氣得肚疼。”
“上林苑監有各位爵爺,下官自知之明,還是不要打擾的好。”
“太老實了,陛下就沒有責罵你荒廢要務?”
“陛下?!”郭木頭歪頭想想,“沒有啊,陛下從未說過。”
“陛下當然不會說,你得自己領會啊,多久未見到陛下了?”
郭石頭回憶一會搖頭,“下官月初剛拜見過,這剛剛十天,朝事艱難,下官不想生事讓陛下為難。”
李開先歎息一聲,拍拍他的肩膀,“傻人有傻福,閒著無聊,把醫書拿過來我看看,有的人能從醫書領悟兵法,領悟治國大道,我琢磨一下。”
郭石頭不以為意,反正經常有朝臣來閱讀打發時間,他還給弄了一個安靜的閱讀室。
“侯爺這邊請,閱讀室這時候無人,您安心看。”
兩人來到閱讀室,是個三間高頂房,采光挺好,中間圍著一圈書桌和椅子,大概能坐下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