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半個時辰,順天府的人尚未到來。
林十三望向天真可愛的王小串。
她已是孤兒,若無人收養就隻能送到順天府的養濟院去。
太祖爺開國後,在各府丶縣設立養濟院,收養鰥寡老人和孤兒。
到了本朝,養濟院已經變了味兒。
鰥寡老人住到養濟院去,活不過半年必駕鶴西遊。人死了卻不銷籍,院正老爺又能多吃一份養濟銀。
孤兒送到養濟院倒不至於稀裡糊塗夭折。但養到十來歲,男娃會被院正賣給富戶當佃戶丶做家奴。
女娃則會被賣給煙花柳巷當粗使丫頭丶瘦馬,長大後難逃為妓的命運。
太祖爺設立養濟院的初衷是贍養無家可歸的老幼。到了嘉靖朝,養濟院卻成了謀財害命丶販賣人口的窩子。這個窩子名義上還是官府所設。
大明很多樁「祖製」都是這樣。設立初衷都是好的。一百八十多年後卻都被執行的官員弄變了味兒。
「祖製」成了官員們牟取暴利丶大發橫財的保護傘。要不文官們總愛把「祖製不可違」掛在嘴邊?
林十三不忍把王小串這天真無邪的小女娃送到養濟院去。
他一排腦瓜,喃喃自語道:「怎麽把這個茬兒給忘了。」
他兒子虎兒三代單傳。身為祖父的林有牛把這大胖孫寵上了天。前幾日林有牛還在林十三麵前絮叨:「趕緊找門路給我大孫買個童養媳。」
陳矩問道:「你忘了哪個茬兒?」
林十三敷衍道:「沒什麽。」
他心中暗想:這小女娃比虎兒大個兩三歲,年齡般配。看這白嫩的小臉,長大一準是個美人坯子。不如領回家去,給虎兒當童養媳。
等她大了,她若願嫁給虎兒就給他們辦婚事。若不願,我就拿她當個女兒,發送嫁出去便是。
想到此,林十三已打定了主意,收養這可憐的女娃。
林十三這人太善,總愛發善心。
他有自知之明,就因為一個「善」字,他這輩子都不會進北鎮撫司當差。
在北鎮撫司,有善心的人必不得善終。那裡混得開的,都是些心狠手黑的活畜生。
話又說回來,北鎮撫司不是林十三想不進就不進的,自然,這些都是後話。
且說下晌申時正刻,洪爺領著順天府的推官丶刑房吏首丶命案捕頭丶仵作丶捕快等等,一行幾十人浩浩蕩蕩來了娘娘廟。
順天府的推管姓梁,當了三十年的老刑名,查命案很有一套。
洪爺給梁推管引薦:「他們是發現屍體的人證。一個是馴象所的堂貼校尉,一個是宛平縣財主家的小廝,還有一個胖校尉,咦,人呢?」
林十三拱手:「在下林十三。見過推官老爺。」
梁推官捋了捋白胡須:「客套話就免了。你們二人是人證,一會兒我們勘驗完案發地,仵作驗丶移了屍,你們二人隨我回順天府去錄證供。」
林十三道:「推官老爺,我們還有差事要辦。要錄證供,至少要等到明日。」
梁推官麵露不悅:「你們還挺忙。難道不曉得人命關天嘛?」
洪爺幫腔:「林十三,接私活兒幫宛平的土財主找走失的笨狗算什麼正經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