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徐階的田產竟然有......(2 / 2)

林十三拱手低頭道:「屬下一定儘力。」

羅龍文咳嗽了一聲:「趙部堂,還是接著議正事吧。」說完這話時,羅龍文朝趙文華眨了眨眼,又朝著林十三的方向努了努嘴。

這件「正事」顯然是要讓林十三轉傳到陸炳耳朵裡。

趙文華道:「嗯。此番我去江南,查到了一件天大的事。咱們的徐階徐次輔老家是鬆江。」

「你們猜,徐家在鬆江有多少畝田?」

一眾嚴黨官員開始在傳話筒林十三麵前配合著演戲。

萬寀道:「徐閣老為官三十二年。做過地方學官,掌過翰林院,又做過兩個部的堂官。如今貴為次輔......應該能積下幾千畝土地吧?」

趙文華一擺手:「小家子氣了不是?諸位,再猜!」

羅龍文道:「怎麽也得有一萬畝。」

趙文華大笑:「哈哈,老羅你也是個沒見過世麵的。一萬畝?連零頭都不夠。」

兵部武選司郎中張祥吃驚的長大了嘴巴:「一萬畝還不夠零頭?到底是多少?」

趙文華終於說出了數字:「徐閣老在鬆江有田十七萬畝!」

林十三聽得心驚。十七萬畝?那得一百七十萬兩銀子!

好家夥。不都說徐次輔是朝中大賢相嘛?恐怕他做八百年內閣次輔,也積不出十七萬畝地來。

地是從哪來的?

趙文華的眼神掠過林十三的臉。林十三的臉上寫滿了「疑惑」二字。

趙文華主動答疑解惑。他高聲道:「咱們這位徐次輔啊,表麵上從不貪汙公帑。納賄之事也鮮有聽說。」

「但他擅長一件事。在他的職權之內,庇護他的家人大做生意。」

「譬如今年開春他上奏疏建議皇上修繕鳳陽祖陵。上奏疏前他便讓家人進了五萬根上等好木,運到鳳陽。皇上準了他的奏疏,命他專辦此事。他便左手進右手出,拿著公帑買自家的木頭。」

「又譬如今年夏,皇上下了大決心要在東南用兵。他讓家人囤積了三萬石大米。並致信給浙江巡撫李天寵,讓李天寵收購他家的大米當軍糧。」

「再譬如,朝廷嚴禁跟外番私下做海上貿易。你們猜怎麽著?」

羅龍文問:「怎麽著?」

趙文華道:「鬆江產上等棉布。鬆江最大的棉布走私販子是他親侄子!」

一直沒說話的鄢懋卿高喊了一聲:「啊呀!真臟了我的耳朵!這比明麵上貪汙公帑丶收受賄賂還可惡!」

「嘴上全是仁義道德,心裡全是自家生意。有人貪財,有人貪名。他是既貪財又貪名。」

嚴黨這群人做戲是給林十三看的,說的這些話是給林十三聽的。

但他們的這番話,十成保真。

大「賢」相徐階的確不是什麽清白人。

但徐階有一點遠勝於嚴嵩。

徐階不會為了搶奪權力,去害死抗倭的忠臣良將。更不會,又或者說不敢,把朝廷的軍國大事當成自己搶奪權力的工具。

但在貪財這點上,嚴黨丶徐黨是五十步笑百步。隻不過徐階撈錢的法子沒嚴黨那麽招搖,更為隱蔽。

子夜時分,賞蟲會終於結束。

羅龍文留下了林十三,在書房單獨說話。

羅龍文開門見山:「知道為何今夜議事時把丘八和小官兒都請出去了,唯獨留下你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