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吳承恩的雄心(2 / 2)

孫越點頭:「成。」

進了吳承恩四合院的人,是禮部右侍郎,李春芳。

李春芳是吳承恩的老鄉,兩人曾在一處求過學,說是知己都不為過。

同窗知己,官途卻是截然不同。

吳承恩鄉試屢屢不第。人家李春芳二十歲就中了舉。

之後李春芳連續四次參加會試,名落孫山。

要麽不中,要中就中個大的。

嘉靖二十一年,三十六歲的李春芳終於會試得中,殿試更是問鼎一甲第一名狀元及第。

之後的李春芳一帆風順。先進翰林院坐館。被挑入西苑為嘉靖帝撰寫青詞。

嘉靖帝對他的青詞讚不絕口。於是李春芳破格被升為翰林學士。

後又在太常寺做了一年少卿。今年高升禮部右侍郎,躋身部院大臣之列。

四十九歲的禮部右堂,又頗得聖寵。今後很可能入閣。

李春芳見到吳承恩,眼中滿含熱淚:「汝忠兄,當年淮安一彆,已有整整十三年未見。彆來無恙啊!」

吳承恩也是熱淚盈眶:「子實,久違了。哦不,如今我該尊稱你一聲李部堂。」

李春芳罵道:「知道我在京城做官,你進京竟不找我!好狠的心腸啊你!」

吳承恩解釋:「你如今是部院大臣。我找你有攀龍附鳳之嫌啊。」

李春芳拉著吳承恩的手進了堂屋:「走,去你屋裡說話。」

二人坐定。一番敘舊自不必說。

吳承恩給他講了高升茶館中的事。權當是一個笑話。

李春芳皺眉:「你寧願去求那些烏七八糟的掮客丶騙子,都不來求我?」

吳承恩笑道:「我太了解你這個人了。求你有用嘛?」

李春芳不假思索的回答:「我向吏部舉薦自己的門生故舊也不是一回兩回。內舉不避親嘛,怎麽沒用?」

吳承恩卻道:「但我不是你的門生故舊,而是你的知己。」

李春芳站起身,頷首:「沒錯。就因為你是我的知己。你即便求我,我也絕不會向吏部的人舉薦你。」

「知道為何嘛?」

吳承恩給老友倒了一杯茶:「願聞其詳。」

李春芳字字鏗鏘:「我若舉薦你,大明不過多一個庸碌的官僚。我若不舉薦你,大明會多一個流芳千古的文豪!」

吳承恩笑道:「你言過其實了。」

李春芳卻道:「我字字發自肺腑。若你入了官場,當個八品丶九品小官,即便破格做了正七品又能如何?」

「每日應酬交際丶公文往來丶案牘勞形。你的官當到死也是名不見經傳。」

「然你若後半生儘心修改你那曠世奇書《西遊釋厄傳》,讓它更加完美。即便幾百上千年後,依舊有人能夠記得你!」

「你不是做官的料,卻是當文豪的料。」

「一朝官員以十萬丶百萬計。傳世文豪卻隻能出那麽幾位!」

李春芳和吳承恩圍爐暢談到深夜。

這可凍壞了胡同裡等著偷猴的林十三師徒。

師徒二人凍得牙都打顫。今夜隻好作罷,離開了豬尿泡胡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