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從竹簍中拿出幾根乾柴,淋上了火油。又在乾柴上架起了一個鐵盆,旁邊另置了一個瓷碗。
孫越則拿起一個大酒壺,「刺溜」喝了一口後,將酒分彆倒入鐵盆和瓷碗裡。
孫越抱怨道:「哼,一錢銀子一斤的百果酒,給那潑猴兒喝真可惜了。」
百果酒,又稱猴兒酒。獼猴喜歡用樹洞存放各色野果。時日長了百果便在樹洞中發酵成酒。
不知猴語中「酒」怎麽說,但能確定的是獼猴最喜此物。
洪武年間一個捕猴人偶然在樹洞外聞到酒氣,用手捧了一口嘗過,您猜怎麽著?
甘甜清冽,果香四溢。那叫一個地道,那叫一個美!
從那之後,大明的酒行裡便有了百果酒,或稱猴兒酒。
用百果酒捕猴,也成了捕猴人的一種秘法。
孫越倒好酒,林十三在乾柴旁放了一個皮套子。這皮套子隻有牛眼粗。上寬丶下窄。皮套子四周鑲著一圈牛皮筋。
林十三從竹簍中拿出半根削細了三圈的筷子,放入皮套子中撐開,套眼變成了碗口粗。
最後,他將一根甘蕉丶一個橘子放入皮套中。集誘惑丶捕捉一整套效用的捕猴機關設置完成。
孫越低聲道:「師父,開捉麽?」
林十三頷首:「嗯。」
孫越打著火摺子,引燃了乾柴。
不多時,火烤得鐵盆中的百果酒「咕嘟咕嘟」冒泡。酒香彌漫在整個豬尿泡胡同。
且說四合院內石榴樹下的猴窩裡,孫悟空正趴在鬆軟的乾草上睡覺。
突然間它抽了抽鼻子,片刻後睜開了猴眼。百果猴兒酒的香氣幾乎把它的魂兒都給勾走了。
孫悟空出了猴窩,嗅著酒香往前走,走到院牆邊時,它三竄兩竄竟躍出院牆。
翻牆後,它在胡同中走了幾十步,尋著酒味兒來到火堆旁。隻見火堆上放著鐵盆,鐵盆裡的百果猴兒酒已經煮得沸騰。
孫悟空聰明著呢,才不會火中取酒。等待火滅丶酒冷又要好久。這急得它抓耳撓腮。
正猴急呢,它瞥見了旁邊的瓷碗。
孫悟空端起瓷碗嗅了嗅,碗裡不就是它心心相念,未被人捕獲馴養前常喝的猴兒酒嘛?
還是冷的,能喝!
孫悟空「咕咚咕咚」,將百果猴兒酒一飲而儘。
獼猴都好飲但量不大。這麽一大碗酒下去,潑猴立馬變醉猴。
隻見孫悟空兩條猴腿晃晃悠悠,像是個醉鬼一般。
人喝醉了愛吃些水果醒酒。猴也是一樣。
可這寒冬臘月的胡同裡,哪裡有水果?
突然間,孫悟空看到旁邊放著的皮套子,皮套子裡有一根甘蕉,一個橘子。
已經酩酊大醉的它,自然不似清醒時警覺。它將一雙猴手伸入皮套子去取蕉丶橘。
「啪」,它伸手時,碰掉了那半根細筷,立馬觸發了機關。
皮套子上的牛筋卸力收縮,皮套子收緊,將它的一雙猴手牢牢箍在套中。
受這一驚,孫悟空酒醒了大半兒。它「吱吱吱」大聲猴叫。想要喚醒院裡的主人救它性命。
就在此時,一雙人手牢牢捏住了它後頸上的皮毛......
正所謂人之險惡歹毒,遠勝於山中猛獸。可怕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