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蟲即蛇。蛇是烏龜的天敵。
不多時,孫越不知從哪兒弄來一條小長蟲。那小長蟲也就一尺左右。
林十三拎著小長蟲在金龜脖殼前晃了晃:「你若不伸頭,我可要把這小長蟲放你的龜殼裡去了啊!」
「我可聽說了,小長蟲最愛吃龜肉。」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金龜的鱉頭「贈」一下從龜殼裡竄了出來。「嘎巴」就咬中了林十三手中的長蟲,一兩半兒,咽了下去。
幸虧林十三反應快,向後一縮手。不然被金龜的大嘴咬中了手腕,他必成殘疾。
孫越大喜過望:「嘿!活著呢!你這王八,可讓我師父好找。」
林十三連忙道:「放屁。它是太清道德天尊的愛寵。也是個散仙。怎麽能罵它是王八?咱們應尊著它,敬著它。」
隨後林十三吩咐:「立即去找一輛板兒車。把金龜放上去,罩上紅布運入西苑太液池。」
「另外派人去趟漁市,買三十斤小清蝦。再去胭脂街,買五十斤乾花瓣。」
孫越奇怪:「買乾花瓣乾什麽?」
林十三道:「這你不用管,我自有用處。」
嘉靖帝和重臣丶言官將在下響申時到太液池邊觀龜。
林十三在午時已將金龜運到了太液池中。
對金龜來說,太液池還是比糞道好一些。它一入水便撒歡兒遊走了。
西換水洞的阻攔網已換好了,不用再擔心金龜外逃。
又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孫越帶著小清蝦和乾花瓣來了太液池。
林十三將小清蝦和乾花瓣交給陳矩,向他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交待了一番。
萬事俱備,隻等一個時辰後皇帝駕臨。
兩名小宦扶著黃錦,快步走了過來。黃錦急切的問:「找到了?」
林十三卻裝出一臉疑惑的表情:「找什麽啊?」
黃錦罵道:「明知故問。金龜呢?」
林十三一本正經的搖晃著腦袋:「太清道德仙尊說了,金龜三日歸池。想必仙尊一定是一口吐沫一個釘。金龜此刻應在池中。」
黃錦笑罵:「你還跟我拿上堂了。我揍死你個小猴崽子。」
林十三從袖中逃出那瓶鶴頂紅,遞給黃錦,
黃錦接過去,塞入了袖中:「這一番你又要立下大功了。平息政潮的大功。」
「得嘞。我在這兒跟你一同等皇爺駕到。」
林十三和黃錦在太液池邊蹲著,等待群臣和聖駕。
與此同時,北鎮撫司詔獄。
陸炳也已得到消息,林十三尋回了金龜。
他從書案的抽屜中取出了一封奏疏。奏疏名曰《罪臣沈煉服辯認罪疏》。它是陸炳代筆寫的。
沈煉並不知情。
大明官員給皇帝的奏疏,一律要加蓋官印,
罪官的服辯奏疏則不同。官員已經獲罪,被收了官印,還怎麽蓋印?故隻需按上指印。
陸炳帶著兩名貼身校尉,快步走進了關押沈煉的牢房。
沈煉道:「怎麽又來勸我了,沒用的。」
陸炳沒有說話,隻一揮手。兩名校尉上前,一個捉住了沈煉的左手,給他手指抹上印泥。
另一個按著他的左手,將指印蓋在了那道服辯奏疏上。
陸炳正色道:「沈純甫,你給我聽好了。今日應有旨意下來,發配你去保安種地。」
「保安鎮監軍太監是黃錦黃公公的徒弟。你去了那邊不會受委屈。」
「你在保安老老實實待一兩年,不要再鬨。等合適的時機,我會請求皇爺啟用你。」
沈煉道:「路是自己走的,不是彆人給選的。」
「我尋死,是為了皇上未來清算嚴黨,給嚴黨多加一條『逼死忠臣』的罪名。」
「你不要阻礙我的助君除奸大計。」
陸炳罵道:「蠢!來日皇爺真要清算嚴黨,嚴黨的罪名多了。也不差你這一條!」
「你就聽我的,老老實實去保安種你的地,讀你的書。」
且說下響申時。群臣俱至太液池,嘉靖帝的禦攀也已到來。
群臣跪倒。禦內的銅罄響了一聲。群臣謝恩起身。
鄒應龍第一個出班:「稟皇上。北鎮撫司總旗丶傳奉官林十三裝神弄鬼,欺君罔上,按律當誅。」
「然其區區小侯,如何有此等膽量,當著皇帝與百官的麵編造彌天大謊?他背後一定有主使!」
「臣以為,應先將林十三交給大理寺左寺,嚴刑拷問,逼他供出主使。再行誅殺!」
果然如呂芳丶黃錦之前預測的那樣。言官一定會想法子將林十三弄進徐黨控製的大理寺,以酷刑逼他胡亂攀扯。
一眾言官紛紛附和:「請皇上下旨,命大理寺徹查此事。查清後殺侯臣以正朝綱!」
「皇上,臣以為鄒應龍所奏有理。林十三身後一定有主使!」
疆臣黨的楊博聽不下去了。他出班道:「諸位禦史。之前說的很清楚了。若金龜此刻回到太液池,則說明果真是太清道德天尊顯靈。」
「如今金龜是否歸來尚無定論。你們怎麽這麽急著抓人丶上刑丶殺人?」
火爆脾氣的嚴世蕃也開了腔:「你們這些言官整日以道德君子自翊。敢問,哪家的道德君子一個勁皇帝殺人?」
鄒應龍麵對小閣老毫無懼色:「道德君子該做三件事,懲奸除惡,護佑忠良丶舉薦能臣。」
「應龍不才。今日要向皇上奏事三件。其一,殺林十三。其二,釋放沈煉。其三,舉薦王本固為浙江巡按禦史。」
嚴世蕃罵道:「好啊!露出真章來了。你們又是殺人,又是保人。不就是為了在東南摻沙子,
讓王本固那個廢物肘抗倭大業?」
嚴嵩瞪了兒子一言:「聲。」
「當丶當」銅罄又響了兩聲。
內相呂芳開口:「諸位都是朝廷棟梁。不要像市井潑婦一般罵大街。」
「咱們先看金龜是否歸池。」
說完呂芳望向林十三:「林十三,金龜是否歸池?」
林十三答:「太清道德天尊早有仙諭。金龜自然已歸池。「
呂芳道:「那好,還是老規矩。二十條小舟。每條小舟載內宦丶言官丶工部官丶大漢將軍各一人。入池巡查。」
林十三卻道:「且慢!」
鄒應龍道:「怎麽,你這宵小之徒心虛了。不敢讓人下水搜尋?」
林十三卻道:「鄒禦史差矣!昨夜太清道德天尊給我托夢。說我大明嘉靖大皇帝敬天愛民,有大恩德於百姓。與文帝丶景帝一般,乃是聖君。」
「如今聖君臨朝,人間太平。天上的諸位神仙欣喜萬分。」
「金龜身為散仙,亦對皇爺敬佩不已。」
「故,今日金龜不但歸池。還會在靠近岸邊的水中,向我嘉靖大皇帝磕頭以示崇敬。」
鄒應龍急眼了:「三天前你說神仙上身。這次又說神仙托夢。好你個膽大包天之徒,什麽彌天大謊都敢撒。」
「皇帝麵前,豈容你上蹄下跳?」
連一向脾氣好的彌勒佛黃錦都看不下去了。他開口道:「鄒禦史,究竟是誰在上下跳?大家有目共睹。」
「你怎麽就這麽急?先看看林十三所說是否屬實不行嗎?」
鄒應龍道:「他說金龜會在靠近岸邊的水中給皇上磕頭。可如今哪裡有金龜的影子?」
林十三微微一笑:「鄒禦史有所不知。金龜乃是散仙。大明官員出行都得有個儀仗。散仙亦然。」
「需用乾花瓣一路迎接金龜散仙。它敬皇爺,咱們也得敬它。」
說完林十三一拍手。
陳矩指揮二十名小宦抬著八個木桶,上了四條小舟。木桶裡裝滿了乾花瓣。
自然,眾人隻看到了上麵的乾花瓣。看不到乾花瓣下麵是小清蝦。
金龜即將向嘉靖帝磕頭。
鄒應龍即將成為今日的跳梁小醜。
而林十三,他即將成為平息政潮的第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