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水土不服和細菌的關聯(1 / 2)

其實誰都知道,是因為不習水土會導致將士生疾病。

可到底是因為什麼,也並沒有人能夠給出解釋。

隻知道,軍中但凡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就必須罷兵休整。

不然疾疫的殺傷力,遠遠要比戰爭更加恐怖。

這次北伐失利的主要原因,就有水土不服這一項。

“將士們之所以會水土不服。”

“其實都是細菌在作祟。”

李文忠先是愣了愣。

臉色有些沉悶。

“沒想到王保保的細作都滲透到大明將士中了。”

細菌,細作。

這兩個詞很像,所以李文忠顯而易見就認為細菌就是細作。

朱屠略有些沉默,不過倒也能夠理解。

在沒有經過完整的生物學學習的時候,確實是不太能夠理解細菌是什麼東西。

不過說難理解吧,倒也不難。

“你誤會了,我說的是細菌,不是奸細。”

朱屠將手指向了窗戶,說道。

“看到那邊的陽光了嗎?”

一道光束順著窗戶,照射進了屋內。

李文忠微微點了點頭。

“陽光裡飄的那些東西,你可以理解為那些細小的東西,就是細菌。”

聞言,李文忠來到那道陽光照射的地方。

確實能夠清楚的看到,在陽光的照耀下,有許多漂浮物在空氣中。

其實這些東西,嚴格意義上來說,都不能算作是細菌。

隻能說是細小的灰塵,隻不過為了李文忠能夠理解,就將其比做細菌。

細菌是肉眼看不見的,人們更願意相信自己親眼所見的東西。

“細菌,一種十分細小的生物,他們不僅在空氣中,在水裡,在土地裡,甚至在你的眼睛,嘴,肚子等等地方。”

“都有他們的身影。”

“而水土不服,便是存在於你肚子裡的細菌,在作祟。”

“這樣說,明白?”

李文忠思緒飄蕩,原來水土不服,就是這些東西在作祟嗎。

“可這如此細微的東西,又怎可能會影響我大明將士們的身體?”

朱屠沉吟片刻,笑道。

“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就足矣顛覆任何一個朝代。”

“不是嗎。”

既然用學術方麵講,李文忠聽不懂,用比喻就應該能夠聽得懂。

細菌,比作百姓。

細菌通常並不是單個出現,而是以細菌群出現。

細菌群,比作地區。

劉邦的沛縣集團是一個細菌群。

李世民的關攏集團是一個細菌群。

朱元璋的淮西集團是一個細菌群。

當一個王朝不能讓自己體內的細菌群活下去的時候,細菌群不在共存。

王朝越來越積弱,直至崩潰。

而這些細菌群則安然無恙,隻不過是換個身體,繼續共存罷了。

“舉一個例子,大明朝從洪武三年開始的移民政策,這些移民戍邊的百姓,你便可將其想象成你肚子裡的細菌群體。”…。。

“他們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去到一個不熟悉,也不習慣的地方。”

“你覺得,倘若朝廷沒有減免稅收政策,沒有各種有利於移民百姓的政策,他們會不會鬨翻天呢?”

細菌群也是一樣的。

不喜歡脫離自己的舒適圈。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喝牛奶會拉肚子,而有的人不會。

每個人體內的細菌群體不同,所能夠承受的東西也不同。

人體和細菌是共存體,細菌群不舒服,同樣人體也會不舒服。

畢竟,光靠人體的消化係統,是不足以消化那些食物的。

人體需要依靠細菌群來幫助消化。

百姓也是一樣。

若不是生活所需,誰又願意背井離鄉?

倘若朝廷沒有對那些移民戍邊的百姓有政策加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