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推測,山水養性(2 / 2)

“拜見師伯!”

眾道稽首行禮,玄明頷首還禮。

將善後之事交給他們,他腳尖輕點樹梢,騰空而起,轉身離開。

姿態出塵,飄逸瀟灑。

———

藏經閣,問道院,茅屋內。

玄明盤坐蒲團上,閉目複盤所得,今日之事一波三折,他連續斬殺數妖,更斬殺一位大妖分魂,算是跌宕。

雖沒有漏網之魚,但暴露出不少問題,需要他梳理細節,加以總結,查漏補缺,將其化為自身成長資糧。

半個時辰後,才開始打坐修行。

烏飛兔走,鬥轉星移。

半個月後,眾道陸續回山。

得知浮雲山曾被妖孽潛入,他們緊張不已,知曉是玄明出手,斬殺眾妖,他們如釋重負。

後紛紛入藏經閣拜見。

對玄明來說,斬殺幾隻小妖不算什麼,同為求真觀道士,他隻是做了該做之事。

前兩次還好聲好氣地見麵。

第三次就直接閉門謝客,並讓長安子傳話:

若有其他事,可入閣見麵。

若是來感謝,就打道回府。

都是自家

師兄弟,無需客氣。

沒事,彆打擾貧道觀經。

眾道無奈搖頭。

他們清楚,最後一句話才是重點。

師兄是嫌棄他們擾了清淨。

既如此,眾道自然不在上門。

正如師兄所言,彆瞎客氣。

道家修行地,該少些俗世繁雜禮節與迂腐氣,多些清靜率真。

等負責善後的玄陰與玄素回山,求真觀恢複以往生活。

眾道修行,玄明觀經。

山上晨鐘暮鼓,一派歲月靜好。

頗有道家不慕紅塵的瀟灑氣象。

浮雲縣百姓也在欽差大臣安排下,重建家園,愁苦臉上多了笑意。

稱讚朝廷之餘,偶爾抬頭看向雲遮霧繞的浮雲山,眼裡充滿感激。

若非山上道士及時救助,他們熬不到朝廷來人,這一點,浮雲縣百姓心知肚明。

一個半月後,山下百姓重新落戶,縣城正逐漸恢複元氣。

藏經閣,山上老道終於翻完悟完六百卷道經,心中道理漸明,道心澄澈豁達,由內而外地散發一股灑脫氣質,越發仙風道骨。

當天下午,他難得沒宅在藏經閣,走出房門,穿行在山林間。

時而乘一根竹竿,順流而下,泛舟遊水;時而為了追一隻兔子,弄得灰頭土臉,卻不動用絲毫法力。

寄情於山水,陶冶性情,蘊養身心,尋一份自然質樸。

當晚,他興儘而歸。

問道院,茅屋內。

玄明用過早食,焚香沐浴。

精氣神兒臻至巔峰的他,盤坐於蒲團上,平心靜氣,調動心神,進入玄關。

一片朦朧中,三本道經浮現。

道氣氤氳,道理交織,道則繚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