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懂王玄通,我是自己長輩(2 / 2)

他繼續道:“師兄,可是這位前輩在背後一直教導師兄,暗中庇護我求真觀?”

大有深意地看了眼玄通,玄明點頭:“師弟猜的沒錯,蒙前輩垂憐,我這兩年來一直被其悉心栽培,隻是沒前輩命令,老道不能輕易透露其存在,這才隱瞞至今,望師弟莫要怪罪。”

既然主動把台子搭好,他豈有不唱之理?

想不到靈機一動的謀劃,還有這種意外收獲,日後有這位前輩高人在前頂著,再有自己悟性絕頂的人設加持,想必他超乎尋常的修行速度能被很多人理解與接受,少些懷疑。

甚至還能震懾各方,令他們摸不清虛實前,不敢輕易算計求真觀。

玄通擺手,含笑道:“師兄放心,貧道理解,換作是我,也會這麼做。”

典籍裡很多道門前輩喜歡這種做派,先是神秘低調,後又神龍見首不見尾。

瞧著懂王模樣的玄通師弟,玄明眼神讚賞,覺得跟會腦補的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許多事不用解釋,他們就找好理由。

“師兄!”

玄通小心翼翼問道:“那位前輩除了是祖師舊友外,就沒其他關係?”

玄明微愣,起初沒明白言外之意,略微思索,才恍然大悟。

其他關係指的是啥?

肯定是與人有關。

且是跟他有關。

“師弟玲瓏聰慧,那位前輩確實與貧道有些淵源,算是祖上一位長輩。”

這就對了!

人有遠近親疏,若非這位前輩與玄明師兄大有乾係,為何隻願見他,最初不想讓他們師兄弟知曉?

觀中典籍記載,上代掌教雖是一位孤兒,但並非沒其他親人,隻是自小走散,輾轉之下才被祖師收養。

或許這位前輩是上代掌教的親屬長輩,不知何時尋到祖師,見自家後輩被照顧得很好,就繼續托付於他,自己外出遊曆尋道去了。

不久前歸來,便隱居浮雲山,見玄明師兄築就上乘道基,是可造之材,又是自家後輩,就傾力栽培。

通了!

都通了!

雖不知玄通師弟到底腦補了啥,但從其我就知道的表情來看,肯定對自己有利。

既如此,玄明自不會糾正。

解開心中疑惑,得到想要答案後,玄通沒在此話題上再糾結,事涉那位前輩,有些話不能問得太細,獲取這麼多信息已經足夠,其中分寸要拿捏到位。

想起另外一事,他從如意囊中取出一冊玉簡,鄭重交到玄明手上:“師兄,楚氏一族這次送了諸多謝禮,屬此物最珍貴,記載了一位練氣金丹境強者的修行心得。”

“貧道力弱,怕無力護持,便交予師兄暫時保管。”

玄明當然知曉此物,先前楚氏長老與玄通交談時,他聽了一耳朵。

不得不說,楚氏很上道。

前日,他突如其來的角色扮演,雖是想得到楚氏謝禮,為自己與師門賺取一筆資源,但他最好設想是得到一位練氣先天境修者的修行心得。

哪成想,楚氏一族看似多為豪爽不羈的粗人,實際上粗中有細,很會做人,直接送了金丹境修行心得。

雖目的複雜,且武者與道修之路有所差彆,但他承這份情,這冊玉簡來得及時,也很有參考價值,觸類旁通下對他創功有利。

同時,他明白玄通用意。

是想借他之手,將玉簡轉給背後前輩,希望有益後者修行,表達求真觀的善意。

接過玉簡,玄明捋須道:“師弟之意,老道明白,定會辦到。”

玄通了然一笑,又閒聊幾句,告辭離去。

收好玉簡,玄明瞧著隻剩下一抹紅的天邊,搖了搖頭,心情複雜。

世事無常,變幻莫測。

事情兜兜轉轉,我竟成了自己的長輩,當真是好笑又荒唐。

———

風陽郡。

走出壺天宮後,聽著街上人的議論聲,瞧著他們看自己的眼神,玄虛一行人心情複雜,震驚、疑惑、喜悅、興奮、懷疑……

種種心情不一而足。

啥時候求真觀有了一位練氣第三境的強者坐鎮?

難道那位前輩當真存在,跟玄明師兄(師叔)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聽得多了,他們從懷疑不信到將信將疑,內心更希望求真觀有這麼一位存在。

如此,不僅無需擔憂玄明師兄與長安子成為眾矢之的,老輩壓力能大減,有師

門做靠山,年輕一代更有衝勁兒。

人的悲喜並不相通。

就在求真觀眾道驚喜交加時,城南一座宅院裡,老叟被威壓崩飛,砸落在地,蕩起塵灰,霧中人平凡嗓音裡透著幾分氣急敗壞。

“以前命你辦事,總是三催四請,這次倒是積極,竟這般迅速就聯係了拂衣樓,對玄明老兒下了殺令。”

“若非知曉你與郡城其他勢力沒任何關係,我還以為你是他們派來的臥底,專門來坑本公子。”

老叟咳了口血。

低頭瞬間,看向霧中人的眼神幽怨。

他啥時候辦事不果斷乾脆?

若是拖拖拉拉,豈會被你重用?

不過是害怕玄陽老道背後真有強者撐腰,心裡有團火,接機發泄而已。

為了大計,我忍!

忍辱負重,方能成大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