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一劍摧五嶽,一氣遊日月(2 / 2)

青蓮劍仙的經曆與才情,與前世那位大詩人頗有幾分相似。

起初,玄明以為那位詩人重生,念頭剛起,就推翻結論,以那位詩人的驕傲與才華,絕不屑重複自身經曆,必然會另創一段傳奇。

後來,他以為是有前輩穿越到兩千多年前,書寫了一段“如果能重來,我要做李白”的精彩故事,念起念翻又在須臾間。

若真是穿越前輩,要當文抄公,為啥隻抄李白?

竹杖芒鞋輕勝馬的老杜呢?

一身轉戰三千裡,一劍曾當百萬師的王維呢?

縱有狂風拔地起,我亦乘風破萬裡的白居易呢?

八尺大漢持劍講理的孔夫子呢?

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孟老呢?

唐詩三百首呢?

五千年千古文篇呢?

既然要抄,為何不抄個徹底?

用前世文化底蘊滋養今世大道?

這說明青蓮劍仙不是穿越者。

至於為何會有這種巧合?

玄明沒多想。

道人不內耗。

想多了不僅搞不明白,還會自尋煩惱,一切順其自然。

思緒回籠,玄明瞧著手上令牌,不由沉默。

那位練氣修者已經交代清楚。

他曾是風陽郡徐家人。

一甲子前,徐家是新晉世家。

本以為時來運轉,即將騰飛,想不到因得罪了舟山王家,招來橫禍,慘遭滅門。

他與王家有血海深仇。

不久前,王家嫡子聯係拂衣樓,買凶殺人時,被剛返回樓裡的他注意到。

原來王家早在數日前就聯係拂衣樓,買凶殺楚雲飛,後來又轉移目標,改殺玄明。

殺手知曉求真觀背後有強者坐鎮,也知以其修為,來此執行任務必死無疑。

可他依舊抱著必死決心來了,慷慨赴死,主動犧牲,就是為了讓玄明知曉此事,要借求真觀之力報仇。

既因拂衣樓不許公報私仇,殺手當無情,這位玄級殺手知曉,憑自身之力,此生報仇無望,隻能寄希望於此。

又因拂衣樓規矩,出鞘必見血,分兩種:

成功,見敵人血。

失敗,見自身血。

不達目的,絕不生還。

所以,這位殺手沒想活著。

他也想過聯係楚氏。

可很快就放棄。

皆因楚氏已經知道拂衣樓派人殺楚雲飛之事,更知曉是王家雇凶殺人。

楚氏直接出了更高價格雇傭殺手,要拂衣樓殺王家嫡子。

這位殺手本想接,可被一位金丹境前輩搶先,後來王家調換目標時,他眼疾手快地接下殺玄明的任務。

皆因他不僅想要王家嫡子死,更想要整個王家覆滅。

楚家做不到這點。

求真觀若參與進來,可能性更高。

王家令牌是徐家遭難時,殺手拚死斬殺一位王家子弟所得,本是備不時之需,想不到竟用在此處。

他沒大大方方地現身,向玄明講明一切,反而依舊潛行,是因天下無不透風的牆,他若這麼做,被拂衣樓知曉,會傾力將求真觀連根拔除,殺雞儆猴,震懾其他殺手。

免得有人有樣學樣,私下勾結其他勢力,或以公謀私,或借機脫離。

拂衣樓曆史上曾出現過地級殺手想脫離,勾結千古世家之事,結果地級殺手被斬,千古世家也被覆滅,雞犬不留。

拂衣樓也損失了眾多精銳。

從那時起,拂衣樓對這種事零容忍,寧殺錯,不放過。

為了杜絕任何泄密可能。

也為了進一步提升求真觀威望。

玄級殺手甘願以身為踏板。

隻求將來求真觀與王家清算時,能帶上他那份。

———

殺手算計得明明白白。

在留言裡態度坦蕩。

可對這位玄級殺手的話,玄明沒不信,也沒全信,真假如何,有待驗證。

可能肯定的是,王家去拂衣樓雇凶殺他,應該做不得假。

否則,作為中流砥柱,若無任務,玄級殺手不能隨意離開拂衣樓。

收起令牌,玄明目光生寒。

“好一個舟山王家嫡子!”

他記住了。

雇凶殺人是一筆。

雇凶殺楚雲飛,欲要一箭雙雕之策,是一筆。

兩筆賬,玄明記在心裡。

甚至他覺得阻擾求真觀滅陳與捧殺他的都是王家。

“看來王家與我求真觀有舊怨。”

“否則,為何三番四次算計?”

玄明默默思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