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有些清靜,是殺出來的(1 / 2)

殺殺殺!

石碑上七條規矩,殺意凜然,殺氣森寒,殺機四溢。

尤其是最後兩條,更是用血書成。

當然,這些隻針對修行者。

做完這些,桃木劍帶著眾多法器,飛回浮雲山,全程毫不遮掩,堂堂正正,大大方方,令不少目睹此戰的修者與探子頭皮發麻,毛骨悚然,更有人直接癱坐在地。

咣當!

桃木劍剛飛過問道院牆頭就跌落在地,眾多法器同樣散落,染上灰塵。

玄明麵色略微蒼白,卻如釋重負。

剛才那一擊,耗儘他九成九的法力,若不能斬殺強敵,就隻能放那位金丹真人離去。

放虎歸山,不是善策,後續定會再起風波,影響自身清靜。

好在這最後一劍給力,助那金丹真人另類羽化,直接斷絕麻煩。

最後一絲法力立下殺碑,警告世人,桃木劍剛入庭院,他法力徹底耗儘。

幸虧這一幕沒被人看到,否則,震懾效果就大打折扣。

也幸虧自己肉身強橫,不然,此刻恐怕早就膝蓋發軟,癱倒在地。

好在結果不錯!

“這下子應該能消停一陣了。”

玄明捋須,喃喃自語道。

三位大周天真人加上一位金丹真人,足以讓眾多心懷不軌者不敢輕舉妄動。

畢竟,誰都不想成為丟了性命。

這也是他毫不猶豫殺人,甚至一定要弄死那位金丹的原因。

三真人隻是小菜。

金丹真人才是主菜。

一位練氣金丹境道修,放眼風陽郡周遭數郡都是貨真價實的強者,放在楚家、王家這等世家也是絕對高層。

有這樣一位存在喋血,足以說明求真觀不好惹,山中那位神秘強者脾氣不好。

靈胎境以下修者不敢再動歪心思。

靈胎境修者同樣是上乘道基擁有者,不會稀罕求真觀傳承。

“有些清靜,是要殺出來的!”

玄明覺悟道。

哪怕置身道門,想要清靜修道,也許用實力震懾,否則,同樣麻煩不斷。

這也是他立下殺碑的原因。

就是要明目張膽地告知世人:

誰都彆輕易打擾勞資修道。

彆打擾求真觀清靜。

不然,道人劍不長眼。

玄明還打算圍繞殺碑,建立一片無生墳塚,凡是找求真觀麻煩者,有一個算一個,統統葬在那裡。

以此警告世人,勿闖道門清淨地。

三真人與金丹真人就是首批入住人,算是他給他們圖謀求真觀的回報。

誰讓他喜歡以德報怨!

至於為何不將他們埋在浮雲山腳下,自然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浮雲山是他的道場,日後會晉升為靈山勝地,也會是難得一見的風水寶地。

這些打擾他清靜之人,不配!

甚至浮雲縣他們都不配待。

唯有浮雲縣外,才是其歸宿。

至於會不會有人說求真觀道人充滿戾氣,殺心太重,玄明不在意。

道人本就是方外人,不應被世俗繁華與名聲所累,更不應該被道德綁架。

修道更講究隨心而動。

殺人能換來清靜,讓念頭通達,那就當殺即殺,無需猶豫。

當然,濫殺無辜不行。

山下流言蜚語,隻要不當麵入耳,玄明就當不知曉,道人不內耗,他才不會為了名聲委屈自己。

若在他麵前說三道四,就休怪他出手無情,玄明會教他們何為積口德,指點其領悟“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之理。

席地盤坐,玄明吸納月華與天地靈機,恢複些許法力後,他給玄通傳音,令其妥善處理四位道人屍首。

當然,若能認出道人身份,知曉他們出身哪方勢力,上門要點兒賠償就更好。

能修成真人,應該不是無名之輩。

大半夜被叫醒的玄通聽到那位神秘前輩一口氣斬殺四位真人,包括一位金丹真人,頓時嚇得一個激靈,睡意全無,瞬間清醒。

想不到今晚竟發生這麼大的事。

隨後,他雙目放光,既為求真觀如今實力,又因有資源可撈。

不用玄明催促,他立刻起身,召集弟子忙碌。

見此,玄明放心。

玄通負責求真觀香火金銀。

專業之事,交給專業之人。

他懶得操心,結果喜人就行。

返回臥室,玄明側臥而眠,睡功自行運轉,搬運周天,煉化靈機,恢複法力。

———

玄明睡得愜意。

其他人則必然。

因這一戰,他沒遮掩。

目的就是讓其他人看到。

是以浮雲縣眾多修者難以安眠。

<

br>????欽佩、驚豔、害怕、惶恐、憂慮、激動、敬畏等,反映各不相同,情緒不一而足。

有人立刻朝背後勢力傳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