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飛劍傳書,法家神官夜審案(1 / 2)

藏道峰,問道院。

一覺醒來,伸個懶腰,玄明神清氣爽,走出茅舍,極目眺望。

玄虛迎著朝陽,腳踏晨曦,乘坐靈鶴,一路向東,下了真玄峰。

靈鶴自是從玄空師弟處借來,雖說其他三代道人陸續豢養飛禽走獸,開始培養腳力,但仍需時日成長,目前依舊要借靈鶴代步。

而玄虛今日離山原因,玄明掐指一算時間便明白,是楚氏正式發難了,既要對簿公堂,豈能隻讓小輩們衝在前頭,玄虛這個掌教真人自要出山壓陣,身份地位都合適,能代表整個求真觀,也表明浮雲山決心。

玄明則坐鎮後方,繼續鎮壓氣運,畢竟狀告王家嫡子非一朝一夕之功,王家是儒道世家,嘴皮子最溜,這場官司不知何時才能勝訴,玄明不能離開浮雲山太久。

不過,他同樣做好出山準備,一旦有需,會立刻啟程,直奔風陽郡,大不了當天去當天回,王家雖勢大,但求真觀不可欺。

瞧著已經離開真玄峰的玄虛,玄明覺得即便坐等消息,自己也不能啥都不做,邁步桌案前,他拿起毛筆,揮毫潑墨,在宣紙上筆走龍蛇,傾注法意,寫下十六個大字。

將其卷起,放入軸盒中,又掛在桃木劍上,飛劍出鞘,穿雲破空,在浮雲山外追上玄虛。

腳下靈鶴鳴叫一聲,玄虛耳朵微動,收到傳音,瞧著師兄佩劍,他摘下軸盒,收入如意囊,轉身對藏道峰行了一禮,繼續上路,衣衫獵獵,寬袖招展,跟先前相比,腰板兒更挺拔如鬆,神采飛揚。

嗖聲中桃木劍歸來,圍繞玄明旋轉,充滿討好與炫耀之意,仿佛在說:快誇誇我。

輕捋胡須,玄明探指輕彈劍身,誇讚道:“好了!這次你做得不錯,回頭貧道會獎勵你幾道雷霆。”

桃木劍這才滿意,自動歸鞘,收斂一身靈機與鋒芒,藏劍於鋒,待時而動。

做完此事,玄明走出問道院,步入藏經閣,登上二層樓,焚香已燃,茶已煮好,新一卷道經已被放置在乾淨整潔的桌案上,茶杯就放在左手最方便處,半臂之距,分毫不差。

讚賞地看了眼一樓抱著一本《陣法初解》啃得津津有味的長豐子,他撩起下擺,坐到桌案前,端杯品茶,舉目觀經。

三次翻閱《黃庭經》能有所獲,雖有此經本身玄奇加持,但自己多年閱經悟道與觀摩自然以及參悟練氣心得的積累也功不可沒,否則,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縱有收獲,也會大打折扣。

水積成川,載瀾載清,正因如此,他才會繼續翻經品閱,自道藏中觀道取法。

道家修行有皈依三寶之說,即道、經、師,經以載道,是道之有形化,以經為徑,得理之所由,明道之所在,汲取智慧,長養己道,玄明素來做得不錯。

焚香清心,書香凝神,牽引黃庭氣增幅悟性,玄明迅速進入狀態,整個人神情專注,氣質平和,魅力自生。

上午觀經,下午觀景。

玄明改變過去修行習慣,不在整日泡在藏經閣裡,隨著他修為漸深,師法自然的時間越來越長,而今與觀經已經對半分。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