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遇險(1 / 2)

聽聽這彩虹屁,把尊貴的康熙帝又一次氣得不輕。

“孫兒謝謝皇瑪嬤,孫兒會比皇叔(阿瑪)更孝順皇瑪嬤!”

裕親王府世子和常寧的倆兒子朝葉夏打千一禮,態度誠懇,比之常寧有過之而無不及。

“臭小子,皇額娘有我這個做兒子的孝順,用不著你們獻殷勤。”

常寧瞪眼兒子侄兒,接著朝康熙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皇上,皇額娘也有給我做騎馬裝呢,回頭我就穿出來給你看看。”

“沒時間。”

誰要看他的騎馬裝?朕有那麼閒嗎?

幼稚!

康熙腹誹弟弟常寧一句,打馬陪葉夏緩緩前行,良久,他清清嗓子輕喚:“皇額娘。”

葉夏轉頭看向康熙:“……”

“您該不會也有給我二哥做騎馬裝吧?”

康熙壓低聲音問。

殊不知,常寧等人就在他身後隨行,把他那句自以為壓得很低的聲音聽得一清二楚。

“我隻是把製衣圖讓人送到他們府上,至於你二哥的福晉有沒有給二哥做,那我可就不知道了。”

葉夏哪不知康熙的心思,她好笑地搖搖頭:“你這身最為特彆,用不著吃你二哥和常寧的醋。”

“吃醋?兒子沒有,絕對沒有。”

康熙如小孩兒般把頭搖得像撥浪鼓。

葉夏低笑:“你們呀,怎麼都像長不大的孩子呢?皇額娘答應你,日後想到好事物定先告知與你,”

說到這,她忽然想到什麼,禁不住笑眯眯接住前話:“正好我這會兒想到一事物,或許於你有大用處。”

康熙眼睛發亮,好奇地看著葉夏:“皇額娘快說,兒子迫不及待想聽到呢。”

葉夏也不賣關子,直言:“蒙古各部以放牧為生,朝廷可以收購蒙古的羊毛,將羊毛加工織成一種保暖衣物,這不僅可以返銷給蒙古各部,也可以賣給關內各州府百姓。”

“剪羊毛這我是知道的,用剪下的羊毛編織毯子,蒙古各部沒少往宮裡送,可那玩意鋪在地上倒還好,穿在人身上豈不紮人?”

康熙提出疑問,但他心裡清楚知道,如果羊毛真能編織成保暖衣物,如果編織好的衣物不紮人,如果真有保暖效果,那麼這於他,於朝廷皆是好事。

“直接織成衣物是不行,但經過加工,再將羊毛紡成毛線,手感柔軟著呢,如果再染色成各種顏色的毛線,用這些毛線去織毛衣、

毛褲、馬甲,穿在身上既好看又輕鬆還保暖得很,最關鍵的是,在天氣轉冷,用不著穿棉衣的時候,我想,人們肯定很喜歡這種用毛線織成的衣物,

畢竟美觀嘛,總比天剛一轉冷就把棉衣穿上身,那樣既顯得臃腫,又難免會感到太熱,而不穿棉衣,又免不了受冷,或許你會還說可以裡三層外三層多穿幾件衣服,

但這樣穿起來會很麻煩,而用毛線織成的衣物,就解決了人們在天氣轉冷,卻不是很冷,及天氣轉暖,脫下棉衣感到冷,不妥卻感到熱的情況下穿衣問題。”

葉夏隻說表麵,至於收購樣貌,加工羊毛成毛線,織成衣物返銷蒙古過程中蘊藏的深意,就由身旁這位帝王自個想吧。

“羊毛收購過來肯定便宜,加工後織成毛衣賣回蒙古,價格肯定翻好幾倍不止,好,這很好,皇額娘,你這法子太好了,可是這要找到懂得加工羊毛的人,怕是不易啊!”

染色,江南那邊多的是,哪怕一開始不知道該如何給毛線染色,但琢磨琢磨,那些染色紡肯定能琢磨出來,但加工羊毛估計難。

“加工羊毛這事兒,我和小七來想法子。”

一聽葉夏這話,康熙微蹙的眉頭立時舒展,笑說:“對呀,皇額娘腦子好使,小子又是腦瓜子轉得快的,有他和皇額娘一塊琢磨如何把羊毛清潔、加工柔軟,肯定用不了多長時間。”

慢悠悠又朝前騎出一段路程,葉夏有些倦了,便在便宜兒孫們陪護下,回到車輦上繼續趕路。

斜躺在車內軟榻上,隨著車輦輕微晃悠,葉夏回想著曾看過的有關康熙北巡、木蘭秋彌等活動的史料。康熙之所以每隔數年進行一次北巡、木蘭秋彌等活動,用意在於加強北部邊防,密切與蒙古部的聯係,以達到鞏固清王朝統治的目的。

當然,北巡塞北,與蒙古部取得更密切聯係的同時,其實康熙還帶著威懾作用,免得蒙古部忘乎所以,對朝廷生出不臣之心。

再就是,為使大清江山後繼有人,康熙吸取史上曆代帝王管教王子王孫方麵的經驗教訓,把教育考察皇子的範圍從封閉的宮廷活動,擴展到宮廷以外的天地,譬如塞北巡查、木蘭行圍,就是諸位皇子表現自我,康熙考察皇子的重要途徑。

換句話來說,塞外已然成為皇子們的一個戶外考場。

唉!做皇子不容易,做皇帝更不容易,但曆朝曆代偏偏就有不少皇子爭搶著廟堂上那把高椅,然,坐上去,不管通過哪種途徑坐上去,真正能成為明君,流芳千古的卻不多。

在戲劇《七品芝麻官》中有一句台詞,叫做“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那麼做皇帝如果沒有足夠的責任感、沒有足夠的能力治理好國家,又何必一開始去爭搶,去登上高位?

人啊,做任何事都需量力而行,需找準自我定位,否則,這是對己對他人都不負責任的行為。

來到這大清,成為仁憲太後,有她潛移默化教導過的皇子們,不知道還會不會出現清史上的奪嫡大戰?葉夏思索到這,嘴裡禁不住喃喃一句:“應該不會吧……”

李嬤嬤就在邊上坐著,方便隨時服侍主子起身,隱約間她似是聽到葉夏出聲,不由問:“主子,您是有什麼吩咐嗎?”

“……”

葉夏怔了下,擺擺手:“沒有,你累了就眯會,不用管哀家。”

李嬤嬤見葉夏沒事兒,就沒再多言,卻也沒有聽葉夏所言閉眼小憩,她是奴才,伺候好主子是最當緊的事兒,怎能因為主子體恤,

就不知分寸地順杆爬,坐在旁隻顧自個休息,忘記自己作為奴才的本分?所以,心中定位準確,李嬤嬤不容許自己犯錯。

哪怕一丁點錯誤,在李嬤嬤這,都是不被她自個允許的。

一路走走停停,由一百二十多輛大車、兩萬餘人的康熙巡幸隊伍自京城起駕,途徑密雲縣,從北古口過長城,然後經過敖漢部、

親曼部、紮魯特部,直抵科爾沁部。這是孝莊的故鄉,是清朝好幾位皇後的故鄉。提前得知皇帝北巡要來科爾沁,科爾沁部在康熙到來這日,

無疑以最隆重,最盛大的儀式歡迎康熙的到來,歡迎他們科爾沁出的太皇天後、太後的到來,歡迎諸位皇子的到來。

隨康熙此次北巡的皇子有:皇長子胤褆、皇四子長生、皇五子萬黼、皇六子胤祉、皇七子胤禛(顧墨塵)、皇八子胤禶、皇九子胤祺。

康熙在北巡行進中告訴這些兒子,說他們身上都留著科爾沁蒙古的血液,清皇室和科爾沁王公世修秦晉,永結國姻,是太祖努爾哈赤定下的國策,

僅皇太極和順治帝在科爾沁左翼中旗莽古斯家族娶走四位女子做皇後,科爾沁蒙古是清廷用血緣和情感建造的屏藩朔漠的長城。

而皇子們眼下並不知,康熙帝現在也沒告訴諸位皇子,數年後平定準葛爾叛亂中,科爾沁部將會佯裝內應,誘噶爾丹南下,

在召莫多戰役中,殲滅噶爾丹數十萬大軍,使其元氣大傷,由此足見科爾沁部在維護國家統一中,做出了重大貢獻。然,

這都是未來要發生的事兒,康熙即便是帝王,卻也隻是人不是神,無法預測未來,自然就無法告知皇子們科爾沁部在數年後的平定準葛爾叛亂有起過何等作用。

站在熟悉的土地上,看著一個個蒙古包,看著那如同厚厚綠毯似的草兒,在碧藍天空映襯下,是那麼清新,是那麼美好,

孝莊隻覺精神頭異常得好。她被蘇麻喇姑和葉夏攙扶著,身後跟著慧妃和陪聖駕而來的兩個低位嬪妃,既蒙古王公大臣的內眷,

眉眼間笑意蘊染,走在腳下的綠毯上,望向遠方稍有起伏的綠波,聽著質樸高亢的蒙古民歌,忽然感歎:“科爾沁還是以前那個科爾沁,可故人卻難再見。”

蘇麻喇姑知道她家格格嘴裡的古人都指的是誰,但生老病死乃世間規律,誰都無法阻擋。

駿馬在奔馳,牧民在歌唱,草原上的小花和牛羊還有牧人與駿馬,組成一幅極為優美的畫,這畫在孝莊眼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當然,在葉夏眼裡亦熟悉得很,畢竟她有著仁憲太後的記憶,在踏上草原的一瞬間,和孝莊的心境幾乎無二樣。

——油然而生的親切感。

綠草如茵,風兒吹過,清淡的草木香味撲鼻而來,令人如癡如醉、倍感心曠神怡。

北朝民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在這兒被彰顯的淋漓儘致。似是覺得身後跟的人太多影響自己在故鄉的土地上憶親人,

孝莊著慧妃帶著那倆地位嬪妃,及蒙古福晉們和大清嫁到科爾沁的公主們全都退下休息,隻留蘇麻喇姑和葉夏在身邊陪伴。

不過,在孝莊身邊伺候的兩個大宮女和伺候葉夏的李嬤嬤、鳴煙、鳴翠有被留下,默默隨在主子們身後伺候,以便隨時上前伺候。

他們中有捧著糕點瓜果的,有捧著軟墊的,有捧著噴香奶茶的,而李嬤嬤手上則捧著一把二胡,這是葉夏吩咐讓帶著的。

如此優美的草原,皇帝帶著皇子們和蒙古大臣們在說事兒,按規矩,女眷不能留著旁聽,那麼逛逛這草原,如何能沒有音樂?

“琪琪格,你帶著那把胡琴出來,是要拉曲子給皇額娘聽麼?”

孝莊被蘇麻喇姑扶著緩緩坐在草地上,她像是忘記宮人手中還捧著軟墊,就那麼隨意地就地坐了下來,滿目慈愛地看向正要坐在她身旁的葉夏。

聞言,葉夏微笑點頭:“這麼美的草原,不拉首曲子怎麼能行?”

見她語氣調皮,說著還眨眨清亮可見底的眼睛,孝莊笑嗔:“蘇麻,你看看這皮猴子,在宮裡端莊得很,這一回到草原上,就原形畢露了。”

蘇麻喇姑笑笑,倒是沒有說話。

“這裡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嘛,而且大家都像是自由飛翔的鳥兒,自由奔馳的駿馬,我不自主就回想起小時候,難免放得開一些。”

“還放得開一些?我看你啊,這一路上的皮樣兒絲毫不亞於保清他們。”

“皇額娘怎麼能拿我和保清他們比呢?他們還是小孩子呢!”

葉夏坐到孝莊身邊,鼓起腮幫子,露出一副小女兒家的嬌態,逗得孝莊樂嗬不已。

見自家格格高興,蘇麻喇姑亦高興得很,這時,葉夏接過李嬤嬤呈上的二胡,看眼保清等皇子不知何時同京中隨駕前來王府世子,

大臣府上的貴公子們還有蒙古王公子弟,一大撥人騎著駿馬奔馳在草原上,看樣子像是在比賽,不由想起一首二胡名曲《賽馬》,心裡這般想著,她手上立時見行動。

《賽馬》是以內蒙古人民在傳統節日“那達慕”盛會上進行賽馬比賽作為背景,由著名作曲家黃淮海於六四年創作的,

後麵又有閔慧芬大師改編,再往後,經沈立群同誌再次改編,演繹成後來大家聽到的更為短小精悍的版本,舞台效果更為強烈。

曲調明快,完美詮釋了奔馬馳騁千裡草原的壯闊景象,想把這首曲子拉好,需要有極強的表現張力,極強的表現力,外加極強的表現**。尤其是曲子最後,用胡琴所表達出的奔馬嘶鳴的那段音樂,是全曲的**,直至樂曲結束。

如何評價《賽馬》拉得好壞,就看聽完整首曲子,能否讓人深刻聯想到那達慕大會的盛況。

從葉夏手中的弓弦奏出第一個音符起,孝莊和蘇麻喇姑就被吸引住心神,同樣的,李嬤嬤等在旁侍候的宮人亦被深深吸引,

好叭,就連正在賽馬的皇子們和一眾貴公子、蒙古王公子弟,都不由拽著馬韁,減緩馬兒奔跑的速度,回頭望向曲聲傳來的方向。

“是皇瑪嬤在拉二胡。”

“皇瑪嬤拉的這曲子我都沒聽過,不過,這曲子聽起來好像很適合咱們現在比賽用。”

“曲名叫《賽馬》。”

“七哥,你咋知道呀?”

“我在宮裡聽皇瑪嬤拉過,你們難道沒聽過?”

“沒有。”

“我也沒有。”

皇子們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著,忽然,胤褆揚起手中的馬鞭,隻見他騎的馬兒瞬間如離弦之箭,疾馳遠去,接著,大家像是反應過來,繼續前麵的比賽,嘴裡喊著“駕”,個個熱血沸騰,想超越對方,成為這場賽馬的勝出者。

曲聲激昂熱烈,駿馬奔騰激越,縱橫馳騁。孝莊望著駿馬上的少年們,耳邊回蕩著令人心情澎湃動容的樂曲,神色時喜時悲,

她想起年少時不少往事,想起她和哥哥們打馬比賽,想起那個他……那個早已離她而去,卻被刻在心底的高大偉岸身影,

想起他們在草原上騎馬馳騁,想起他們的歡聲笑語,想起他們有情卻無緣走在一起,不知何時,孝莊眸中淚水滴落,她整個人陷在對往事的回憶中。

察覺到孝莊的情緒變化,一曲《賽馬》落下最後一個音符,葉夏莫名地想起電視機《孝莊秘史》,待她回過神時,手中的二胡已拉出《孝莊秘史》中的主題曲《你》,且隨著曲聲響自個吟唱起來:

“你從天而降的你,落在我的馬背上,如玉的模樣,清水般的目光,一絲淺笑讓我心發燙……”

蘇麻拉姑聽到葉夏吟唱的這首歌,一時間激動一場,她覺得這歌兒就像是為她家格格專門寫的……

“……你在那萬人中央,感受那萬丈榮光,看不見你的眼睛,是否會藏著淚光……”

葉夏的嗓音真得很好聽,一點都不像是四十來歲女人該有的聲音,清越動聽,如山澗清泉,夾帶著絲絲甜意。

“格格!格格,您還好吧?”

輕聲唱完兩遍,葉夏把二胡交由李嬤嬤收好,聽到蘇麻喇姑在和孝莊說話,她抿了抿唇,對孝莊說:“皇額娘,剛才那首歌是送給你的,好聽嗎?”

看著她臉上的笑容,孝莊接過蘇麻喇姑遞來的帕子擦拭了下眼角和臉上的淚痕,方滿目慈愛地笑著回應葉夏:“好聽,皇額娘很喜歡,謝謝琪琪格了。”

在科爾沁部逗留了數日,康熙移駕木蘭圍場,隨行人員在前麵兩萬多人基礎上,多出科爾沁部這邊數百人。

而在木蘭圍場這邊,康熙起帳設宴,招待蒙古各部王公。

歡宴期間,還舉行了詐馬(速度賽馬)、什榜(演奏蒙古音樂)、布庫(摔跤比賽)等活動。

除此之外,就是大型活動圍捕狩獵。

這日,在康熙一聲令下,皇子、親王、貝勒、貝子率先騎射獵殺,緊跟著是八旗精兵、蒙古鐵騎大規模圍射,一時間鑼鼓喧天,萬馬奔騰、箭如雨下……

“去玩吧,跟著那些福晉一起去轉轉,看看能獵到什麼野物,不用在帳子裡陪我這老婆子。”

孝莊靠在榻上的大引枕上,笑對葉夏說:“換上你那套騎裝,這樣狩獵方便,記得不要去林子深處,更不可以甩開護著你的侍衛。”

葉夏抿唇靜默須臾,說:“那我抓隻活著的紅狐回來送給皇額娘。”

“好,皇額娘等著。”

孝莊笑說了句。

“有奴才在這照顧主子,太後儘管去玩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