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難免和男人的老式教育發生衝突。
慢慢來吧,畢竟古語有雲“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這類教育理念就是在現代,也仍活躍在不少家長的潛意識層麵。
“娘,該講故事啦。”
三福突然揚起的奶音兒,將葉夏的思緒無疑打斷,她輕捏捏他的臉兒,應聲“好”,便開始給兩個小家夥講起故事:“小馬和他的媽媽住在小河邊。他過得很快樂,隨著他慢慢長大,有天,媽媽把小馬叫到身邊……”
輕柔的嗓音娓娓道出故事小馬過河。
二福聽完故事說:“娘,小馬幫媽媽乾活兒,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嗯,小馬確實是個好孩子,再想想你還能想到什麼。”
葉夏笑著鼓勵。
三福補充:“小馬和牛伯伯說話時特彆有禮貌。”
“嗯,小馬確實有禮貌,繼續想想。”
葉夏的聲音裡滿滿都是寵溺。
“鬆鼠看到小馬有困難,它沒有看著不管。”
二福憋了半天,終於又說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