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孫女“吧嗒吧嗒”掉著淚珠子,說著哥哥為何變成殺人犯,說他有多後悔沒能攔住奶奶和小叔把龍鳳胎送人,說他一點都不後悔對付小叔一家。
“奶奶,你說作者是不是變態,都完結了完結了,卻還要虐虐大反派,虐虐我們這些讀者,我真得很懷疑作者的動機,難道大反派一家有挖過作者家的祖墳?”
“否則,作者乾嘛完結後整出番外,讓大反派和他哥哥見麵,奶奶,你沒看全文不知道,我給你說哈,大反派和他哥哥都是要顏有顏、要才有才的超級厲害的大佬,卻在作者筆下,都沒落得好下場!”
這是小孫女回她臥房前留下的一句。
“姐姐,姐姐,你在想什麼呀?怎麼不和我還有三哥說話啊?”
小豆丁江學行的奶音兒將葉夏的思緒拽了回來,她抬眼看向弟弟,微微一笑:“我在想大哥二哥在給咱們做什麼飯。”
要是小江夏留下的記憶沒有錯,那麼三姨家的那對龍鳳胎難道真是……不會吧?
葉夏眸光微閃,要是三姨一家真是她小孫女故事中的炮灰、大反派、惡毒女配這些人物,那她這一世豈不是穿進一個書中的世界?
擰眉想了想,葉夏搜索前世的記憶,具體點說,是搜索她家小孫女給她講的那個故事,其中似乎、好像並未提到紅渠鎮,並未提到江家。是她小孫女說的時候,她沒有仔細聽,還是小孫女覺得那個情節不重要,壓根就沒和她講過?
或許……或許是她想多了!
這世上重名重姓的人多得是,更遑論現實中的人名和書中人物的名字重合,這其實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但葉夏還是禁不住去想她小孫女講的那個故事,然而她能想到的真得很有限。一是她家小孫女沒給她從頭到尾講那個故事,
二是她當時隻是湊趣似的聽了一耳朵,也就記住了反派和惡毒女配的名兒,至於這倆具體做過什麼,她沒半點印象。
還有男女主和女主備胎們的名字,她似乎有印象,又似乎沒有。
就小孫女所言,那個故事雖有提到六十年代,但都是以女主的視角寫的,大反派和惡毒女配的出現,似乎是在七十年代末,整個故事寫到八十年代中後期結束的。
關於大反派和惡毒女配幼時的經曆,都是作者以旁白的形式寫出的,為的不過是給大反派和惡毒女配黑化做鋪墊。
“飯好了!老三,你下來到廚房端碗。”
江學言的聲音在堂屋響起。江學慎正要應聲,葉夏斂起思緒,甜糯的嗓音先出口:“二哥,就在堂屋吃吧,我們這就下炕。”
上岸村。
“娘,中午炒點肉吃吧!”
年跟前,地裡沒活兒,村裡人都閒了下來,打掃屋裡屋外,準備過年,木家良從朋友家玩回來,看到廚房煙囪冒煙,邁開腿就朝走了過來,不待人進門,就衝著廚房喊了句。
木母尚未做聲,木家民的冷哼就在廚房響起:“就知道吃,那肉是大姐送給咱家過年吃的,你嘴饞得天天想著吃,到過年那幾天我看你吃什麼。”
木家良站在廚房門口,倚著門,雙手抄在袖筒裡,“嘿嘿”笑說:“我就是嘴上說說,沒讓咱媽真得做著吃。”
看眼小兒子,木母歎口氣:“這兩年鬨饑荒,家家日子都不好過,你大姐家的日子剛好過點,就想著咱們,又是給咱們送口糧,又是給咱們鬆肉,你們哥倆可得記著你們大姐的好,來日出息了,得多想想你們大姐的好。”
“那是自然。”
木家良笑嘻嘻地回了句,緊跟著木家民說:“娘,就算你不說,我也會記著大姐對咱家的好。”
木母臉上浮開抹淡淡的笑容:“記著就好。”
頓了下,她忽然說起隔壁鄰居石家的事:“隔壁潘家那個玉芝前個發燒都燒得差點不省人事,誰知昨早醒過來什麼事都沒有,到中午還跑出家門,到你石柱哥家鬨著要見石柱哥的兒子。”
木家民哥倆聞言,當即睜大眼,半晌,兩人回過神,木家民似是自語,又似是對他娘和弟弟說:“石柱哥兩口子就倆閨女,哪來的兒子?”
木家良附和:“對呀,石柱哥哪來的兒子?”
木母邊切菜邊說:“就因為這樣才奇怪呢!誰知玉芝那丫頭在得知你石柱哥家沒兒子後,呆呆傻傻地出了你石柱哥家的門,又跑到村西頭馬家,進門就問人家兒子在哪。”
“娘,就這你還說玉芝那丫頭沒燒傻。”
村尾馬家兩口子年近四十,原本有個兒子,誰知養到快十歲,掉井裡淹死了,再後來兩口子就沒再懷過,至今膝下沒一兒半女,要是玉芝那小丫頭沒燒傻,怎麼好端端地跑人家要見人兒子?
潘玉芝是潘家三房的閨女,年六歲,下麵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弟弟四歲過半,妹妹兩歲。
“姐姐,姐姐你起來陪我玩兒!”
潘玉貴坐在炕上,拽著姐姐的胳膊,想要姐姐陪她到外麵找小夥伴玩耍,但是任憑他怎麼喊,怎麼去拽他姐姐,潘玉芝躺在炕上就是一動不動。
見哥哥拽著姐姐的胳膊,妹妹潘玉秀從炕上爬起來,抓住姐姐另一條胳膊:“姐姐起來玩!”
張大妮從門外走進來,朝炕上看眼,扯開嗓子就喊:“潘玉芝,你彆在炕上裝死,趕緊給我起來!”
“我頭疼。”
潘玉芝睜開眼,從弟弟妹妹手裡抽回胳膊,看都沒看她媽,瞪眼弟弟,又瞪眼妹妹,語氣不怎麼好說:“去一邊玩,彆影響我睡覺。”
在這個家裡,上到她爺奶,下到她大伯母、二伯母、還有她媽,一個個重男輕女,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閉上眼睛,潘玉芝這兩天一直以為自己在做夢,可事實上不是。
她沒有做夢,她重生了,準確些說,是再次重生,前世,她由一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貴妃、重生到這異世農家小女孩身上,
那日子簡直苦得沒法過,那會兒,她真想趕緊死了得好,免得吃不好、睡不好、住不好,反正就是樣樣不好。
但是她怕死,不敢選擇輕生。好在她有雙識人的眼睛,看出村裡石家的兒子不像村裡娃娃,於是有意無意和那個成日坐在院門檻上發呆的小孩說話,
並且把她媽給她弟弟買的糖果偷偷拿兩顆,塞給那個小孩子,結果就讓她撞上大運,那個小孩子竟然是石家買來的,且同村馬家的兒子也是買來的。
那倆孩子在上岸村沒待到一年,就被公安解救回到親人身邊。讓她沒想到的是,石家買來的那個小男孩竟然沒忘記她,
每隔斷時間就給她寄來不少東西,就因為這個,她和她爸媽講條件,送她去學校讀書,否則,她就不讓那小孩子再寄好東西過來。
還彆說,她媽為得到每次由京市寄來的好東西,和她爸嘀嘀咕咕商量過後,按她說的,給她報名進學校讀書。
認識這個國家的字以後,她給那個小男孩寫信,並通過一封封信,把那小孩可以說攥在了手心。
通過用心謀劃,她走出了上岸村,並成功嫁給她想嫁的那個人。
而這個人不是彆人,正是被她攥在手心的小男孩。
可是心滿意足沒多久,她就後悔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