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敲打(2 / 2)

那琪琪格呢?溫厚純良,多好的一個孩子,怎麼就也如不了他的眼?十三歲入宮,除過大婚那晚,福林在琪琪格宮裡呆了一晚,後來直接將琪琪格當成擺設,這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會覺得委

屈。然而琪琪格這些年不曾在我耳邊說過一句怨言,更不曾對皇上擺過一絲一毫臉色,就安安靜靜地待在她宮裡,為科爾沁做好大清的皇後,蘇麻,那孩子苦啊!現在她能徹底放開自己,看

書、學習,將自個的日子過得充實,我是真得感到高興。沒想到的是,她這兩年還一而再給我奇跡,先是不顧身份,救下長華,今日又救下長生一命。琪琪格是個好孩子啊,她如今是太後,

是大清的太後,卻不怕辛苦,親自照顧長華至今,並對保清、保成幾個也好得很,你看著吧,馬佳氏怕是會求皇上,將長生也放到慈仁宮,交給琪琪格撫養。”

靜妃是順治帝的第一任皇後,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孝莊的侄女,容貌秀美,但好奢華、性善妒,無法忍受順治移情其他嬪妃,再結合她是攝政王多爾袞為年幼的順治迎聘的

皇後,因此順治十年,順治帝不顧滿朝文武,及昭聖皇太後的反對,降皇後孟古青為靜妃,並令其搬到側宮居住。說起來,靜妃的一生就是個悲劇,其中有她自個作的成分,但更多的是順治帝對其不喜,這不喜自然和多爾袞脫不開乾係。

順治帝對多爾袞有多恨,這事兒可以說無人不知。

“阿哥格格們很喜歡太後。”蘇麻喇姑笑說。孝莊端起茶碗喝了口:“琪琪格脾氣好,又是個愛笑的,那些小東西喜歡往她身邊湊不奇怪。”“是啊,太後是個好性兒的,這往後,主子不

用再為太後擔心了。”蘇麻喇姑笑著低歎一句,聞言,孝莊放下茶碗:“我不是擔心那孩子,我是覺得那孩子惹人憐啊!好在皇上是個孝順的,日後我走了,以皇上的孝順,想來不會讓琪琪

格的日子難過。”草原上的兒女喜歡什麼,沒人比她更清楚,但她們身不由己啊,為了科爾沁,她們不得不連姻大金(大金是清朝的祖先。滿族就是女真族,就是宋朝時期的金國人,在明末

清初改為滿族),更為穩固科爾沁和大清的關係,一代又一代送科爾沁的女兒入清宮。騎著駿馬,馳騁草原是什麼感覺?居於大清後宮,和一群女人爭皇寵,不得皇帝喜歡,夜夜孤燈伴天亮

,又是什麼感覺?答案不言而喻。

而比起姑姑哲哲,比起她,比起宸妃海蘭珠,甚至比起靜妃,琪琪格就像是掉入狼窩裡的小綿羊,不知爭搶,隻靜安一隅。由這不難想到,那孩子心裡苦啊!卻偏偏有苦不說,見到她總是

露出溫軟的笑臉,不給她添一點麻煩。

看著桌上的糕點,孝莊說:“蘇麻,你也吃吧,琪琪格做的糕點和湯水,味道比禦膳房好多了。”蘇麻喇姑笑了笑:“因為這裡麵有太後對您老人家的孝心!”孝莊聞言,心情瞬間由悵然

轉為愉悅:“就你會說,吃吧。”“那奴婢不客氣了!”孝莊哼了聲:“琪琪格送過來的糕點和湯水,你幾時客氣過。”蘇麻喇姑捏起一塊糕點:“是是是,奴婢從來沒客氣過,但奴婢知道

,這都是主子寵奴婢,願意讓奴婢沾您的光。”

孝莊卻在這時又歎口氣,不急不緩說:“你說那孩子怎就想不開呢?”聞言,蘇麻喇姑一怔,旋即神色變得凝重起來:“或許是一時間鬼迷了心竅。”她知道主子口中的那孩子指的是誰,說來,她是真沒想到長生阿哥的事兒,會與那位貴主兒有關。

明明是個驕傲、不爭不搶的人兒,又極得主子歡心,在皇上跟前也頗得臉麵,卻突然間想不開,對皇上的小阿哥下手,難道那位貴主兒不知道不管是皇上,亦或是太皇太後,都極其看重子嗣?作為後宮嬪妃,身邊沒子女傍身,是不怎麼好,可兒女不是想要就能有的,是要看緣分,那位貴主兒又不是個新人,該想明白的應該早已想明白,再說,有主子和皇上的寵,後宮位分目前最高,這還不夠風光?至於以身犯險,去做讓主子和皇上都厭惡的事兒?

“一時鬼迷心竅?我看呐,她那心思不是一日兩日才有的。”孝莊說著,眯起眼睛,讓人看不出她眸中的情緒:“皇上那怕是查不出什麼。”蘇麻喇姑微怔,旋即問:“那主子要不要給皇上體格醒兒?”

孝莊搖搖頭:“不可。”靜默片刻,她方又說:“後宮一動,前朝必有影響,雖說那丫頭是鼇拜的義女,而鼇拜已被皇上繩之以法,可那丫頭還是遏必隆的閨女,事情就這麼壓下吧!”前朝勢力要製衡,遏必隆在康熙十二年病逝,生前榮耀,哪怕在康熙八年因康親王傑書彈劾,被削去太師一職,奪世爵,但遏必隆畢竟是四大顧命大臣之一,更是勳臣之子,加之鑲黃旗是上三旗之首,鈕祜祿又是大姓,後宮這邊稍有不慎,後果堪憂。

“主子顧慮的是,可真由著那位下去怕不是個事兒。”蘇麻喇姑壓低聲音說了句。孝莊沉默,須臾,她說:“你親自去翊坤宮一趟,替我傳句話……”示意蘇麻喇姑靠近,孝莊在其耳邊低語一句,下一刻,蘇麻喇姑點頭領命,迅速前往翊坤宮傳話。

說是傳話,實則是敲打鈕祜祿氏。

……

“嘭”一聲碎響,鈕祜祿氏在蘇麻喇姑離開後,先是臉色難堪好一會,接著抓起手邊的茶碗就扔到地上。太皇太後知道了!太皇太後怎麼會知道?秦福說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那麼太皇太後是如何知道的?並專門派蘇麻喇姑過來敲打她,要她閒來無事多抄寫佛經,這樣便於靜心。

是,太皇太後的話是隱晦,可她不蠢,又豈聽不出這抄寫佛經,要她靜心代表何意?咬唇,鈕祜祿氏知道打今兒起,她在太皇太後那將失寵,至於皇上……以皇上的睿智,有太皇太後這一出,能不多想?

“主子……”秦福侍立在旁,不時抬袖抹汗。和木蓉接觸的並不是翊坤宮的人,太皇太後究竟是怎麼知曉長生阿哥的事兒和主子有關?

沒去理會秦福,鈕祜祿氏驀地似是想到什麼,隨之她苦笑出聲,是了,是她露出的馬腳,是她當年在延禧宮那救木蓉那賤婢一命,引起太皇太後懷疑,一定還是這樣的,畢竟女人心細,尤其是太皇太後,一個讓人永遠無法猜到心思的女人,她隻要稍微用點心裡,便能想到木蓉是誰的人。

確鑿證據,太皇太後手中或許沒有,單就憑她救過木蓉一命,就能讓太後將她和賤婢木蓉聯係在一起。“都退下吧,本宮這不需要人伺候。”鈕祜祿氏收起笑聲,朝秦福擺擺手。低應了聲,秦福恭敬告退。

長生團子受涼引發高熱不退在後宮並未引起大的風波,但腦子稍微靈光的,從延禧宮更換奴才一事上不難想到些什麼。然而事情卻在延禧宮從內務府更換奴才過後,並無後續,對此,後宮嬪妃很是不解。

沒熱鬨可看,皇帝又忙著應對三藩之亂,多日不曾到後宮走動,嬪妃們個個猶如坐冷宮,不免盼著皇帝能在百忙之中來後宮,最後能臨幸自個,繼而有幸得一兒半女。

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卻很骨感。

吳三桂已然反叛,耿精忠和尚之信也相繼反叛,三人皆陽奉陰違,嘴上答應康熙帝同意撤藩,實則這是和康熙帝打馬虎眼,得知自己被當成傻子耍弄,得知自己派去雲南的好臣子被吳三桂祭旗,康熙帝情緒難以遏製,眼裡淚水滾落,自責不已。

“皇額娘,是朕錯了麼?撤藩真得錯了麼?”不知何故,康熙帝走到慈仁宮,與葉夏隔著小炕桌坐在榻上,說著三藩之亂,說著這段時日發生的事,說著那位被吳三桂祭旗的臣子,他眼眶泛紅,喃喃:“皇祖母有勸說過朕,指出撤藩不妥,可雲南、福建、廣東三地百姓在三王治理下苦啊,若是不撤藩,三地百姓必會被他們盤剝得無法生存下去……”

康熙帝說了很多,葉夏坐在旁邊一直靜靜地聽著,待康熙帝音落,她說:“皇上撤藩自有皇上的考慮,既已做了,就不要心生後悔,至於皇上口中的那位大人,他是死得其所,皇上不必為此自責。”,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