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震驚(1 / 2)

自個播種,自個澆水,自個除草,甚至不嫌臟,自個施農家肥,把小小一塊農田打理得井井有條。吃到兒女們種出的蔬菜那一刻,他隻覺一顆心都要暖化了,眼眶禁不住泛紅,甚是為兒女們感到驕傲。

“皇阿瑪坐。”

團子保成挪動身體,好讓出位置,方便康熙帝就坐。

康熙帝很是欣慰地露出抹慈愛寵溺的笑容,撩起袍擺,坐到座椅上,當他的目光接觸到書案上尚未寫滿的大字時,不由稱讚:“不錯,寫得很用心,比前兩日又進步不少。”

字如其人,團子保成的字已明顯彰顯出楷書的格局,橫平豎直,結體整齊,卻不呆板不拘束,每個字的結構異常清晰,看著團子保成寫的大字,康熙帝心裡為這個兒子愈發感到驕傲。

聰敏好學,不再撒嬌做小兒姿態,走在一眾兄弟中間,打眼看就頗有儲君風範。

“和皇瑪嬤的一手楷書比起來,兒臣這點進步不值得一提。”

他家皇瑪嬤書寫的字,就像是雕版印刷上去似的,看著就讓人倍感心悅,而他之所以選擇學楷書,不對,準確些說,已經進尚書房讀書的兄弟們,

以及尚未進尚書房,卻也在悄悄練字的幾個弟弟們,皆信誓旦旦地表明,要像皇瑪嬤一樣,寫得一手人人羨慕的楷書。康熙帝聞言,頷首說:“你皇瑪嬤的一手楷書確實寫得極好。”

不經意間他看到桌案一側放著的一遝類似科舉考試類的卷子,禁不住一怔,隨之把那遝卷子拿到眼前,待看清楚上麵的內容,眼裡儘顯詫異之色:“沒想到保成把算經學得這般好。”

隻見一遝紙上,每張都整整齊齊地寫著不少《九章算術》中的題,有簡單的加減法,還有乘積運算,康熙帝越往下翻那遝紙,眼神越是驚訝,不過,他動作忽然一滯,問團子保成:“這上麵的符號你都認識?”

團子保成也沒瞞著,稚聲直言:“認識呀,它們是阿拉伯數字,皇瑪嬤前麵不是出宮救治過災區受傷百姓麼,期間,有遇到一位流浪在外,

身上受傷的洋人,出於醫者父母心,皇瑪嬤就給那位洋人包紮了下,作為回報,那位洋人教皇瑪嬤認阿拉伯數字,說用這樣的數字代替咱們通常用的計量數字,

運算統籌起來更為方便。後來,皇瑪嬤著身邊的高公公沒少前往宮外的洋人教堂借閱各類書籍,其中就有簡單的數學,嗯,數學就是咱們說的《九章算術》類的書籍,

還有簡單的《物理》、《化學》等書,皇瑪嬤說在宮裡閒著也是閒著,多學點東西,看看能不能幫助咱們大清發展,見我們挺感興趣,皇瑪嬤就抽空教我們基礎數學、物理、化學。皇阿瑪,保成可以跟著皇瑪嬤繼續學習那些課業嗎?”

康熙帝此時的表情足以用“震驚”兩字形容,他是真沒想到嫡母竟然好學到這般程度,連洋人的書籍都借來,半晌,他回過神,對團子保成點頭:“當然可以,但前提是保成不覺得太累。”

團子保成立馬搖搖小腦袋:“一點都不累呢!皇阿瑪,我和大哥二哥還有姐姐弟弟妹妹們都特彆喜歡皇瑪嬤教給我們的東西,哪怕是自己種地,我們也都樂意得很。”

“你皇瑪嬤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喜歡跟著你皇瑪嬤學習,就儘管去學,皇阿瑪支持你們,等有空的時候,皇阿瑪會和你們一起跟著你皇瑪嬤學習數學、屋裡、化學。”

清史上,康熙帝跟著洋人學數學,學得相當不錯呢,且對天文地理等洋人帶來大清的書籍頗感興趣。

現如今是康熙十九年,這個階段康熙帝為鞏固政權,為平三番,為攻打葛爾丹等暴動勢力,心思尚未用在學習外物上,因此,他現在即便再有好學之心,也難分出多餘的精力去學習。

“皇阿瑪是最聰明的皇阿瑪,皇瑪嬤肯定很高興教您噠。”

說著,團子保成眼睛亮如星子,熠熠生輝:

“再過段時日,皇瑪嬤就要教我們簡單的除法運算,皇阿瑪,兒臣告訴你哦,七弟聰明得就像隻小猴子,每次皇瑪嬤講到一個知識點,

七弟眨眼間就領悟,而且能舉一反三,七弟有次和兒臣玩的時候,說他要研究一種跑得特彆快的車,這樣不管皇阿瑪去哪,都隻需花很短的時間便能到達,不過,七弟說這個研究得慢慢來,當時,皇瑪嬤說會幫七弟一起研究。”

聞言,康熙帝笑出聲:“胤禛才多大點,就有如此大的誌向。”

團子保成很認真地回應:“皇阿瑪,你可彆小看七弟,兒臣覺得,有誌不在年高,七弟眼下雖然不到兩周歲,但在兒臣眼裡,七弟在咱們兄弟中是最聰明的,兒臣很喜歡和七弟待在一起,也很喜歡聽七弟說話。”

眸光微閃,康熙帝問:“那胤禛喜歡和你待在一塊嗎?”

團子保成想都不想,脫口而出:“喜歡呀,七弟每次看到我都眼睛發亮,最喜歡跟著我轉呢,嗯,也不對,七弟喜歡和我們每個人待在一塊,不過,七弟不太喜歡說話,還不太喜歡笑。”

“胤禛的性子偏內向,這性子看著沉穩,卻也容易受委屈,你是兄長,要保護好弟弟。”

七兒子的確不喜言笑,但小家夥有顆赤子之心,一雙眼睛如水般清亮,回回在寧壽宮看到他,都會朝他伸出手要抱抱,待能站穩的時候,

見麵就學著他哥哥姐姐們的樣兒,揖手向他這個皇阿瑪見禮,話不多,但對他這個皇阿瑪的孺慕卻沒有一絲摻假,說句不該說的,

在一眾兒女裡麵,除過保成是他最喜歡的兒子外,就屬七阿哥胤禛得他心,這裡麵有小家夥自個聰明懂事外,應該和他生下來沒多久就養在寧壽宮,

由皇額娘親自教養有關。至於同樣在皇額娘身邊養了好幾年的長華和長生,哥倆倒也是好孩子,不過,資質和胤禛比起來,

稍顯遜色些,且哥倆看到他這個阿瑪,鮮少主動親近。他知道他們是畏懼他的帝王身份,但在年幼的孩子麵前,一國之君的他,

隻想做一個尋常父親。然,長華哥倆明顯將他看成是君父,先君後父,這多多少少怕是和馬佳氏的教育有關吧。而胤禛就不一樣了,

小家夥像極保成,把他隻看做普普通通的父親,知道要他抱抱,吃到好吃的糕點,知道拿一塊,遞給他這個皇阿瑪吃,眼裡絲毫不見畏懼,這樣乖巧懂事的兒子任誰都會喜歡。

團子保成點點小腦袋:“皇阿瑪放心,兒臣會保護好小七的。”

揉了揉兒子的頭,康熙帝不經意地轉移話題:“這些題都是你自個做的?”

團子保成“嗯”了聲,稚聲說:“都是兒臣自個做的,按照皇瑪嬤教的法子,每道題都有認真做。”

康熙帝大概看了下,正確率倒是很高,不由給予表揚:“不錯,這張卷子上,隻有一道錯題。”在那道錯題上屈指敲了下,團子保成看過來,臉兒刷地微紅:“是兒臣粗心,把‘0’寫成‘6’了。”

0上麵的尾巴估計是他收筆時不小心沒收好,以至於“30”變成“36”,答案出錯。

“粗心容易出錯,以後可得多多注意。”

康熙帝溫聲說著,拿起墨筆,隨手就給兒子把那遝數學試卷給批閱了,在放下墨筆時順便說:“記得改錯。”

團子保成點頭:“錯一道改五遍,這是皇瑪嬤對我們的要求,且必須得把錯題摘錄出來,整理成冊,好回頭複習時拿出來看。”

“你皇瑪嬤這麼要求,是希望你們記住自己因何出錯,待日後再遇到類似的題,不會再犯錯。”“

“兒臣知道。”

康熙帝麵上笑容溫暖,猛不丁地問:“保成可知學好數學有何好處嗎?”

原以為兒子會想上一會,甚至直接搖頭,熟料,小家夥臉兒緊繃,奶萌奶萌地回他:“不說旁的,單就數學在戶部的應用,如果戶部官員給皇阿瑪上報的折子,

其中有要求削減軍資,有增加賦稅,緣由是國庫空虛,入不敷出,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是不懂數學,很容易被下麵的人蒙混過關,但要是對數字有所了解,

知道如何查賬,如此一來,就無需擔心受蒙蔽。類似的還有撥糧款賑災,興修水利撥銀,倘若掌事的官員是個糊塗的,那麼朝廷撥下的賑災糧款,

撥去興修水利的銀子,很容易被底下的人以各種名目盤剝,從而折損朝廷在百姓心目中的聲望,進而引起民怨,引起興建水利不力,貽誤百姓收成。”

微頓須臾,團子保成稚聲續說:“皇阿瑪,皇瑪嬤說過,她雖喜歡看雜書,喜歡看洋人的書籍,但她不是一味納入腦中,

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能用到的知識教給我們,說這樣對我們日後幫助皇阿瑪做事大有好處。譬如,皇瑪嬤曾說,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小人兒把從葉夏那聽來的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科學技術,幾乎一口氣,詳儘地給康熙轉述一遍,方接著說:“國富民強,離不開科學技術,就因為這點,

小七說他要做研究,要提高咱們大清的科學技術,要跟著我和大哥二哥,還有姐姐弟弟妹妹們幫皇阿瑪把咱們大清建設得越來越富強,讓彆的國家一聽到我們大清的名字就心生敬畏,不敢隨意冒犯我們大清。”

“皇阿瑪,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看得是百姓的生活水準,看百姓是貧窮、溫飽還是富裕,且還看人口是減少還是增加。”

聽到這,康熙帝神色凝重:“這些都是你皇瑪嬤說的?”

團子保成點點小腦袋,不等康熙做聲,又說:“皇瑪嬤還說,一個國家要運作,農業必為基礎。農民種地,產生收成,這樣國家才能以此收稅,由此可見,農民如果收成越多,稅收無疑也就越多。

而農民在交完賦稅,留下自家食用的口糧後仍有富餘,他們便會用這部分糧食去交換一些日常所需品,這樣就形成了商貿。古往今來,越是繁華的地方,不用多想,商人自然越多,這商人一多,銀錢交易便頻繁起來……“

團子保成說得滔滔不絕,聽得康熙帝原本凝重的表情一愣一愣的,但他沒有打斷團子,由著小家夥往下說:“為公平公正,無疑需要律法來維持秩序,

通過律法來判斷對錯,約束人們道德規範,而律法的權威來自軍隊、武器……皇阿瑪,軍隊掌握在您手中,您定製律法,維護律法,咱們大清在您這般治理下,百姓的生活勢必過得安安穩穩。”

待團子保成音落後,康熙帝挑眉:“你確定你說的這些都是你皇瑪嬤說的?”

團子保成怔了下,接著精致的臉兒上染上一抹緋紅,不好意思地回應:“其中有部分是兒臣自個理解的。”

靜默片刻,康熙帝低沉的嗓音再度揚起:“繼續。”

“啊?”

團子保成一臉懵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