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肉、蹄髈燉蘿卜、香菇燒雞塊、酸菜炒肉、糖醋魚、乾煸豆角、清炒土豆絲,以及香噴噴的白米飯,在葉夏的巧手下,於下工前數分鐘一一出現在飯桌上。
“爹、娘,你們來了,快坐,午飯都準備好了。”
林蘭端著碗筷從廚房出來,看到江爺爺江奶奶走在前,自家男人和三個去出工的兒子扛著農具緊隨兩位老人身後,忙麵露微笑和二老打招呼,請江爺爺江奶奶進堂屋。
“我和你爹回家做飯方便得很,老二和學謹他們一下工就圍在我們身邊,非得要我們過來用飯,要不是實在拿他們沒法子,我們說什麼都不會給你們添兩張嘴。”
比起荒年,現在的日子雖說好過不少,可家家戶戶也僅能保證每頓飯吃個七八分飽,鮮少有人家能放開肚子吃到撐,更鮮少有人家家有存糧。
正因為考慮到這一點,江奶奶是怎麼都不願意來二兒子家蹭飯,但江安態度堅決,又有江學謹、江學言、江學慎哥仨在旁助攻,
加之江安搬出老太太和老爺爺最疼愛的寶貝孫女,兩位老人為免社員們過來湊熱鬨,聽閒話,隻能點頭應允,午飯在二房用。
“爺爺奶奶快洗手,我姐有做好多好吃噠!”
江小五捧著毛巾站在臉盆架旁,笑嘻嘻地朝爺爺奶奶說了句,又把目光挪向江安和江學謹哥仨:“爸爸,你和大哥、二哥、三哥也快點過來洗手呀!”
江爺爺江奶奶眉開眼笑,洗過手,被江小五牽著手進了堂屋。
“爺爺、奶奶,你們坐這。”
葉夏眉眼彎彎,手指兩把靠背竹椅招呼兩位老人落座,接著又一臉笑容喚了聲她爸和哥哥們,等所有人全圍坐在飯桌周圍,她笑說: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下午我就要和二哥去市裡了,在我們不在家的日子裡,我希望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都保重身體,這樣我和二哥在外上學好安心些!”
“會的會的,奶奶和你爺爺會保重身體,我們還等著你們一個個考上大學呢!”
江奶奶抹著眼角,感性地說了句。江爺爺點頭:“我們不會有事,你們儘管在外安心求學就好。”
說起來,江爺爺童年時期,家裡條件還算可以,曾被父母送去書塾上過兩年學。
許是就因為這,江爺爺在兒孫讀書這件事上相當通透,奈何娶妻生子,在兒女們慢慢長大期間,戰亂頻發,大家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
掙錢的應聲不好找,家裡的生活漸顯困境,也就沒能好好供養兒女們上學,但江安兄妹幾人卻都不是文盲,其中哪怕有沒上過學的,
也在江爺爺教導下,認識一些字,尤其是江安,腦子機靈,更是個敢於闖蕩的,從而在城裡從夥計一步步做到掌櫃,並結緣娶到林蘭這麼個念過新式女學的媳婦兒,且憑借好人緣、好頭腦,當選為大隊長。
可以說,在幾個兄弟中,江安是最有出息的,事實上,不管是江安兩口子,還是他們生下的兒女,確實個頂個引人羨慕。一家七口人,
當家的男人是大隊長,女主人靠閨女的福運吃供應糧,五個兒女個個聰明好學,眼看著就要出好幾個大學生,滿大隊的人要說哪個不羨慕,絕對口是心非。
言歸正傳,因環境所致,江爺爺沒能把兒女們供養成讀書人,在孫輩這,他曾不止一次對兒女們說,日子是人過的,但凡有一線可能,
都要好好供養家裡的娃兒們上學。沒分家前,江爺爺作為大家族確實是這麼做的,然,江平膝下的長子實在不是讀書的料,
每次去學校都好比上刑場,甚至主動提出退學,不管家裡人如何勸說,就是不願再踏進校門;分家後首日,江爺爺把江安兄弟五個叫到跟前,
語重心長最後一次告誡,送孩子上學沒壞處,然,兄弟五人真正把老爺子的話聽進耳的,覺得讀書有大用處的,怕也就是江安一個。
為什麼隻有江安一個?
一方麵源於除過江平、江安兩兄弟家裡孩子多,年歲大點,另一方麵源於除過江安稀罕閨女,另外四兄弟,江順那會新婚,尚沒有孩子,如此一來,四兄弟中的三人,可不像江安那樣把閨女寵得比兒子都“值錢”。
這有實例的,譬如江平的長女,江爺爺有提過把這個比長房長孫小一歲的孫女送學校讀書,錢由公中出,並有把報名費給江平兩口子,
結果,江平在阮秀梅念叨下,說什麼閨女日後是彆人家的,沒必要白花錢。受媳婦影響,江平把給閨女報名上學的事拋之腦後,
這可把江爺爺氣得夠嗆,想著自己親自去幫大孫女報名,熟料,阮秀梅不知怎麼給大閨女洗的腦,江春霞,嗯,也就是江平的長女,在江爺爺麵前搖頭,說她不去學校,不白花錢,她在家有哥哥教認字數數就好。
大孫女自己都不想上學,江爺爺還能怎樣?然,江爺爺沒想到,大孫女不願上學便罷了,竟然被大兒媳教的向他伸手要讀書的錢,說要把這錢給她媽保管,日後給她哥哥弟弟娶媳婦。
若不是江爺爺定力好,十之**會被這孫女氣倒。
俗話說爛泥扶不上牆,江爺爺自認不是個重男輕女的長輩,但在他家,在他的兒子裡麵,卻已出現重男輕女的苗頭。最後還是江奶奶把江爺爺勸下來,才沒讓江爺爺被江平兩口子,被大孫女氣出個好歹。
“爹,娘,吃肉。”
江安在江爺爺對葉夏兄妹幾個說話的時候,夾了好幾塊紅燒肉放到江爺爺、江奶奶碗裡,與此同時,他看向幾個兒女:“好好讀書不用想家裡的事,我和你媽身體好得很,我們會照顧好你們爺爺奶奶。”
爹娘是他的,自有他這做兒子的照顧,需要幾個小崽子多操心?江安如是腹誹著,但回想到閨女剛剛說過的話,心中還是不自主地湧動出一股暖流。
“我和你娘有老到需要你照顧?”
睨眼兒子,江爺爺拿起筷子,對一桌大大小小溫聲說:“用飯吧,彆都乾坐著。”
江夏的廚藝自然沒得說,圍坐在飯桌前的老老小小無一不知,於是,隨著江爺爺發話,一雙雙筷子開始行動起來。要說的是,多虧葉夏家有兩張飯桌,一新一舊,否則,這十來個人用飯一張飯桌可坐不下。
兩張飯桌拚接在一起,粒粒飽滿的白米飯陪著豐盛的菜肴,吃的幾個小的滿嘴流油。
“真不用我和你爸送你們到鎮上?”
下午一點過半,趁著江小五和龍鳳胎睡午覺,葉夏和江學言還有秦林秦梓,以及陸向北、韓澤宇決定出發,送他們到村口,林蘭語帶不舍問閨女一句。
聞言,葉夏抬起右手比個“六”,再指指江學言幾人,清亮的眉眼彎如上弦月,甜笑說:
“我們有六個人呢,即便你和我爸一人騎一輛自行車,也沒法把我們一次載到鎮上,再說,咱村距離鎮子不遠,我們一路說笑很快就能到噠。”
眸光挪轉,葉夏望向她爸:“爸,那種草的確是豬草,很適合牲畜和家禽吃,不想徐主任認為你閨女說大話,你定要按我說的喂養小豬仔。”
“放心吧,徐主任的電話都打到大隊了,爸自然得聽上級指示,用你說的豬草喂養小豬仔。”
他閨女向來說話做事不會無的放矢,既已收下閨女給的科學養豬計劃,既已接到公社打來的指示電話,作為大梨樹的大隊長,去執行上級命令,勢必不會虛與委蛇。
就算三個月後她閨女的說辭沒能得到驗證,大不了他們家認下即將要養的那兩頭小豬仔造成的損失。這一刻,江安決定,大隊上要做實驗養成的兩隻小豬仔,
將由他親自割豬草喂養,來驗證他閨女說的三個月後,每頭豬約莫達到150公斤左右。
他見過肥豬,三百來斤的卻見的少,畢竟“窮”字在這放著,單憑人有再大的本事,沒東西喂養,想豬長得肥壯,難!尤其是三個月出欄的大肥豬,估計全國各地現在怕是都稍有吧,且是單單喂養一種豬草就能達到150公斤左右的大肥豬。
暗戳戳說實話,江安是真不敢想。
但閨女所言,又由不得他想要嘗試一二,萬一三個月真被他養出150公斤左右,肉質鮮嫩肥妹的大肥豬,那將從很大程度上為國家解決豬肉緊缺這一大問題。
對了,閨女還說牛羊、家禽吃了那種豬草,牛會長得健壯,母羊會大量產奶,家禽則產蛋勤快,這些真要成為現實,可就不單單是解決現下豬肉緊缺這一個大問題,是連同牛羊肉、奶製品和蛋類供應同得到解決。
好吧,他這會兒想的有點遠,一切得等他喂養兩隻小豬仔後方見真章。
仨月!時間不長,所有的激動暫且按捺住吧!
“爸爸最棒啦!”
葉夏俏皮地伸出大拇指給她爸點讚,接著,她擺擺手兒:“爸爸媽媽你們回家吧,我們走啦!”
望著葉夏幾人漸行走遠的背影,江安和林蘭放下揮動的右手,收回視線,轉身往村裡走。忽然,林蘭啟口:
“夏夏說的那種草真要能在三個月內喂養出150公斤左右的大肥豬,到時怕是不光咱大梨樹會揚名在外,就是咱家夏夏怕是也會引來很多人注意。”
聽出媳婦語氣裡有些不對勁,江安暗歎口氣,說:“我知道你擔心什麼,但你該知道……咱家夏夏在兩年多前便已被不少人留意到,
她身上就像是在閃光,單單走哪都能引來他人的目光,何況她之前在京市無意間幫到國安和公安,我想,有關夏夏的資料,
想知道的人應該皆已掌握,而夏夏這兩年多來一直平平安安的,說明她的資料有被妥善保密,否則,不說旁的,單就夏夏在京市的經曆,十之**會給她招來危險。”
微頓片刻,江安又說:“還記得夏夏發現那處洞穴登報一事吧?”
“你其實是想說報紙上給咱家夏夏用了化名。”
林蘭黯然的眸色瞬間一亮,看向江安:“是領導們要求的,為的保護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