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依然緊盯著筆記本上的內容,似乎想要找出某些破綻和編造的痕跡。
“我派人追蹤過,文祥確實是在今年贏來了部分投資項目的回報期,但無論是房地產還是批發市場、航運這些項目,整體收益最多是在十億美元左右,至於飛機場和港口這些大項目,回攏資金還要好一段時間……那他這錢是從哪裡賺來的?天上掉下來的?”
港島目前盈利率最高的項目當然是房地產,一個大樓盤甚至能賣出上百億港幣如此誇張。
四大家族裡每一家都或多或少涉足其中。
但另一方麵,工地那麼大,房地產本身就是一個完全掩蓋不住的項目。
他們李家今年在房地產上的發力較少,而另一位李家則是正好在這個周期內有樓盤出售。
因此,明眼人都知道李老二今年總算是能稍稍超越李黃瓜,有機會成為港島,乃至華人首富。
這幾乎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但林祥呢?
是,他和王一飛合作的樓盤正好在今年運營得很紅火,這也是為什麼外界看好文祥集團今年的發展。
可那畢竟是和彆人合作的,而且明擺著還有一半多的樓盤在待價而沽。
那林祥這超額的二十多億美元是從哪裡蹦出來的?
總不能是在工地裡挖出幾十噸黃金吧!
就算是真有黃金,那也應該和王一飛平分的啊!
李大少百思不得其解,腦子都快燒糊塗了。
李黃瓜也陷入了沉思。
從公開資料來看,文祥集團確實不應該會出現這麼一大筆收益。
哪怕沒有二十億,也有大大十幾億美元了。
這很誇張,就相當於文祥集團憑空多了一家堪比絕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分公司。
華人都喜歡講究財不露白。
他們李家隱隱藏藏多年,也才勉強藏住一些邊角料的產業。
林祥要是有這能耐,李黃瓜乾脆拱手把首富的位置送過去算了。
等等!
李黃瓜一頓,好像想起來了什麼。
“林祥當初創辦文祥集團時,第一批投資項目裡除了港島的房地產,還有彆的!”
“還有?”李大少難以置信地問道,“是什麼?”
“內地的房地產和工廠!”
“噗……”
李二少一不小心笑噴了出來,注意到父親一下子冷下來的目光,他頓時一縮脖子。
從國外讀書回來已經幾年了,他還是沒法習慣父親在工作上嚴厲的態度。
“咳,老豆,現在內地一個樓盤能賺個幾億就頂天了,還是人民幣,要想靠這個賺到十幾億美元,那姓林的是把整個深城的地都給包下來了?”
李家看好內地的發展,這是他們父親早就定下的策略,甚至不惜和林祥、宋家合作。
但他們看好的是未來,現在內地的房價根本就還沒有炒上去,也缺乏炒作的空間。
就目前而言,港島一套房都能在內地深城買一棟樓了。
就算是林祥招了一批超人,把盤下來的地全都開發了,也撐不起這麼一大筆收益。
“那就說明不僅是房地產。”李黃瓜眼裡閃過一絲精光,篤定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