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再飛韓國(1 / 2)

歐美這邊的文化之中,本來就沒太多的詩意,給怪物取名字也都是根據特征來的,非常的簡單直接。

比如吸血鬼,在東方被稱為血族,聽起來似乎還有點高雅的感覺,而在西方有兩個單詞形容這種生物。

一種的直譯意思是吸血蝙蝠,以及高利貸者也就是放高利貸的人,另外一種是吸血生物。

遵循著這種習慣,王衝給這種怪物增添了一個新的名字,奪軀怪,意思是奪取他人軀體的怪物。

為了賦予這種怪物某種深層次的意義,讓這種怪物有一定的現實因素,比如對應到資本家,王衝在這其中還設置了很多的小劇情。

想獲獎的電影,終究是要反應到現實的問題的,反應某種群體的艱難,反應某種社會現象,反應某種不公等等。

而這部電影,反映的就是老美這邊針對非白人的歧視,就差對著白人罵他們天生有罪了。

還彆說,老美這邊的不少白左還偏偏就吃這一套,王衝針對的也是這部分群體,而且這在老美也是絕對的政治正確,沒人敢站出來反對王衝的這部電影,作為衝獎片,王衝有9成的把握能戰勝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開玩笑,印裔電影能打的過非裔電影?放在好萊塢,這就是絕對的政治不正確,這已經不是質量問題了。

跟著編劇們不停的討論,又跟劇組中的黑人演員們了解了很多刻板印象,再將這些搬到鏡頭之中,呈現出來的就是白人對於其他少數族裔的迫害,最終的結局是主角發現了奪軀怪的弱點,他通過這個弱點,摧毀了整個鎮子。

這一點上,和喬丹·皮爾的逃出絕命鎮的結局完全不同,當然,王衝拍的這部電影的名字自然是不叫這個的,同時,王衝也給這部電影埋下了續集的伏筆,當然,也可以當做是劇情的引申。

在最後的彩蛋之中,新的白人富豪發現了這個小鎮的秘密,意識到可以通過某種儀式轉化為奪軀怪來獲得長生,不想死的白人富豪開始了新一輪的奪取黑人軀體。

這一點上,既可以引申到白人對黑人的歧視是不會停止的,也可以當做劇情彩蛋,衍生出更多的世界觀,打造一個怪物宇宙。

具體的看後續安排,王衝也不多操這個心了。

從開拍到結束2個半月的時間,差不多在5月初的時間,也算是完成了這部電影的拍攝。

隨後王衝就帶著拍攝的膠卷一頭紮進了剪輯室內,在一乾資深剪輯師的幫助下,一個星期就搞定了這部電影,至於那一點點的特效,早就完成了,不用多提。

搞定了這部電影,王衝將東西直接丟給了迪士尼,這部電影的事情也就告一段落了。

衝獎電影往往都放在11月或者12月上映,這部電影自然也不例外,沒辦法,誰讓大多數奧斯卡評委其實根本不看電影,很多時候他們投哪部電影隻取決於自已對哪部電影的印象最深。

拿到11月12月去上映,再加上密集宣發能夠最大程度的將這部電影的名字和劇情內容給傳達給奧斯卡評委們,這樣能一定程度增加獲獎概率,這也是每部衝獎片必做的準備之一。

拍完了這部電影,王衝先將劉依菲給送回去了,這才直飛韓國。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