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梔似乎鬆口氣,他一點都不希望,他們之間鬨出不愉快。
早餐有點心奶茶還有適合昌江口味的包子。
“這裡的水晶蝦餃不錯,你最喜歡這個了!”沈浩將一屜包子推過去。
眼神溫柔。
梁繼勇心裡想著,沈浩的確不錯,青梔如果和他在一起...
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可是,感情的事情,真的很難說清楚。
就像以前,難道狄雨彤對自己不好嗎?自己對蘇晚晴不好嗎?
真的勉強不來。
但,會不會有一天,青梔又會喜歡沈浩呢?
算了,不想了,順其自然,青梔,隨性而行,她才有靈魂的自由!
“你是學經濟學的,在昌江這邊,感受應該挺深吧!”
沈浩點了點頭,“我父親以前在國營廠工作,我經曆過那時候的繁榮,看到現在衰敗的景象,真的很...”
“心痛,又覺得不能理解吧!”梁繼勇補充道。
沈浩連忙點頭,就是這種感覺。
“我是雲州紅旗廠子弟,從出生,就一直在廠裡,哪裡跟外界,以前幾乎是兩個世界,在我們眼裡,廠區裡什麼都好,出去都覺得高人一等。
雲州以前的紅旗廠、紅星廠、國棉廠,一個副廠長在雲州,比副市長還牛,現在,哎,我們紅旗廠還好,孤注一擲,算是保住了一命,但是紅星廠、國棉廠,全都破產了,跟這邊,也差不了多少!”
“原因呢?我聽過很多,但感覺,都是似是而非的。說什麼大環境,這有點太籠統,大環境差,但也有逆勢而上的,還是人的問題,主觀上出了問題,不能隻在客觀找原因!”
“主觀客觀都有吧,主觀上,是體製問題,大鍋飯思想蔓延,私心重了,就出問題,客觀上來講,改革開放,走的是市場經濟,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如何控製成本,如何有話資源,都是由市場調節,當然,國家的政策,需要從宏觀上掌控經濟發展的方向,命脈行業,必須掌控在國家手裡。
但並不是依舊按照過去計劃經濟的做法,政府乾預指導企業,甚至插手具體的交易活動。
我覺得,現在國企改革,關鍵的點,就兩個,一個是利益分配問題,說到底,就是企業權屬;第二,政府的職能,應該轉變,政府不是經濟活動的直接參與者,而是製定規則,引導企業,監督企業活動。
不能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這怎麼公平,這也是如今民營經濟對國企不滿的根本原因!”
沈浩心裡,莫名的有些失落,他來的時候,心裡多少有些自信,不信自己會比雨桐偶遇的這個高中生還差。
但是,這一番話,不是照本宣科,至少,他想的,沒這麼深。
雖然,自己隻是大一的新生,但這個人,才是高中生啊。
呼出一口氣,沈浩帶著請教的口氣,“具體到昌江呢?這些國營企業,如何做出困境!”…。。
“說簡單也簡單,說難,那就難如登天,主要還是看當政者,是否有這個勇氣!”
“哦,如何簡單?”
“對於昌江的具體情況我不太清楚,但現在,麵臨困境的國營企業,無非三種類型。
第一種,已經徹底死了的,廠房設備地皮,估計早就被抵押給銀行,甚至重複抵押的不會少,虧銀行的錢,就不要想著還了,當務之急,就是給工人找活路。
大部分工人的專業素養還是不錯的,昌江內部,短期內不太可能安置數十萬工人,但是沿海,這幾年代工行業繁榮,需要大量的熟練工人,這些國營廠的工人,隻要經過簡單的培訓,他們完全可以勝任,絕對比那些工廠招收的零工強。
這個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另外,加大基礎建設,比如道路、市政,公園、綠化等等,這些都需要許多勞動力。
但這些,隻能是應急之策,最重要的還是利用昌江的產業基礎,創辦新的產業鏈條,以昌州為例,棉紡輕工和機械製造都有基礎,這兩個行業的上遊和下遊產業很多,比如製造業的冶煉、化工、汽車、輪胎等等,紡織業的服裝印染加工,都很不錯。”
“隻怕不容易,建造這些,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目前,這是昌江最缺的,現在那些資本的眼光,都很挑剔!”
“不是資本的眼光挑剔,而是我們的基本功沒做好。這是我第一次來昌江,說實話,這座城市,給我的感覺很不好,暮靄沉沉,而且有種破罐子破摔,坐著等死的意思。
就拿治安來說,前兩個月,剛剛有一個雷霆行動,我感覺,雲州的風氣,為之一新,但昌江,還是依舊如故。
這不能用一句這裡失業工人多來對付,難道失業工人多,昌州的經濟,已經淪落到需要酒吧夜總會來拉動了,如果真是如此,那我覺得,這城市,真就沒救了!”
這時候,青梔小心的拉了一下梁繼勇。
梁繼勇詫異的看過去,怎麼了,不能說嗎?
“沒關係,繼勇的這番話,我會回去告訴我爸爸的,的確是振聾發聵!”
“沈叔叔現在是昌州市市長沈光榮!”青梔說了一句,梁繼勇聽了,無奈一笑,還真是有點讓人尷尬,當這彆人兒子的麵,數落他父親的不是。
“抱歉,我這不是針對任何人!”
“我知道,這兩年,這樣的聲音很多,隻不過有些事情,並不是我父親不想做,而是有心無力,昌州是省會,市長上麵有市高官,還有一群省委常委,我父親時常感慨,還不如以前在企業,至少自己的意圖可以落實!”
沈光榮,梁繼勇想起來,前世,好像沈光榮挺出名。
因為他還有一個外號,沈賣光!
因為正是在沈光榮執掌昌州的時候,將昌州的國營企業,全部改製,國有資產,幾乎是半賣半送的,雖然引來很多非議,但也的確是救活了幾十萬產業工人。…。。
但因為他做的事情,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最終據說牽扯到一些經濟問題,至於是真是假無從知曉,但沈光榮,也就止步昌州市高官,按照他的年紀和能力,完全不止於此。
至於其品德,梁繼勇以前不知道,但是看見沈浩,他覺得,沈光榮的品德,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有其父才有其子。
“我替我父親請教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讓這些企業起死回生?”
梁繼勇笑了笑,“你這話我都有點不敢回答,否則,有點不自量力!”
“雨桐說,你是一個有勇氣的人!”
梁繼勇詫異的看向青梔,他在青梔麵前,表現過很有勇氣的事情嗎?
青梔沒有說話,一邊喝著奶茶,一邊看著樓下大廳的食客。
“好吧,我也就鬥膽說一句,沈市長肯定有自己的見解,其實,大體的方向,大家都知道,產權改革,讓企業輕裝上陣。
改製的目的,對於政府來說,最重要的,是保護企業工人的勞動權,讓他們安居樂業,這是根本,至於所有製,當然重要,但要看是什麼行業。
一個肥皂、幾盒火柴、一些日用機械,能改變我們國家的性質嗎?不可能。
隻要石油、航天、造船等國家命脈行業權屬不變,我們的國家,永遠姓社。
企業改製,就是抓大放小,昌州,乃至昌江,需要牢牢抓在手裡的企業並不多,這些企業的問題,可以以後再說,當務之急,是工人的吃飯問題。
剛剛我說了,去沿海打工,創造更多工作崗位,這都是解決已經破產的企業,已經被市場徹底淘汰,就不要在想著去扶持輸血,我覺得,這樣不是救命,而是飲鴆止渴,最終會爆炸。
這問題具體怎麼解決我不知道,肯定很難,會有無數非議和罵名,但卻必須有人去做,功過是非,自有曆史平定,在其位謀其政,如此而已!”
“在其位,謀其政,說來簡單,做起來,隻怕千難萬難!”沈浩感慨。
“正因為難,所以才更可貴。剛剛我說了,企業分三類,第一類破產的,就是工人吃飯的問題。
那些運行舉步維艱,瀕臨破產的企業,就一個字,送!
隻要有資金,有技術,有能力讓企業起死回生,不管是怎麼改革,給予政策上最大的支持力度,能救活一個算一個!
還有一類,運行良好的,這一類企業,如果要產權改革,肯定會挨罵。
但是,我還是要說,寧肯現在挨罵,也比以後出了問題,半死不活的賣出去強得多!”
“你這麼確定,運行良好的企業會再次陷入困境?”沈浩問。
“人心思變,現在運行良好的企業,至少其管理層,絕對是有能力的,如果其他經營困難的企業改製成功,不管是哪種方式,管理層持股、引入外部投資都好,作為管理人員,或者股東,他們的收益遠遠大於國營企業管理層。…。。
試問,一群能力出眾的人,乾著同樣的工作,彆人一年賺幾百萬上千萬,他拿十萬八萬死工資,偶爾撈點外快還得提心吊膽,你乾嘛?”
沈浩愣了一下,搖了搖頭,“我又不是傻子,大不了我自己出來創業!”
梁繼勇搖頭,“自己創業多難啊,這些企業,不就是現成的,隻要人為製造點困難,讓企業經營陷入困境,那這企業,也就該改製了,再活動活動,搞個管理層持股,這是不就成了,空手套白狼,多好啊!所以說,與其如此,還不如趁著現在,企業經營良好,直接改製。
政府從企業管理中脫身,做好服務監督,征個稅款,這才是最聰明的,企業賺錢也好,虧本也罷,那都是市場行為,真到了那個時候,就是公司破產,工人也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不會像現在這樣,一遇到問題就堵政府的門,領導們一個月就幾百塊錢,天天麵對這些糟心的事,圖個啥啊?從企業脫身了,偶爾下去調查一下,走走看看,喝點小酒,收個小紅包,這官當的多美啊!”
青梔也側頭,看著侃侃而談,時而風趣幽默的梁繼勇。
沈浩注意到她的目光,內心暗淡,這種眼神,自己隻怕無緣享受了。
或許,他才是真正配得上雨桐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