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蕭致遠蕭老的翻譯和最後那句總結。
觀眾們瞬間就沸騰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充斥在胸腹之間。
“雖然明知道這不是真的,但想想剛才孔聖說他吾心甚慰的那一幕,那帶著滿足和驕傲的神情,我淚崩了,這可是來自孔聖的認可。”
“原來孔聖是這個意思,他不僅不覺得憂愁,還告誡我們不要帶有偏見,要因勢利導,這就是萬世師表嗎,這胸襟,這氣度,聖人就是聖人!”
“借林凡做典範,來告訴我們,我華夏隻要能培養出像林凡這樣的人,我華夏的魂就還在,還告誡我們不要帶有偏見,要包容,果然不愧是提出有教無類的至聖先師,我服了。”
“孔聖的這個回答,真的是太巧妙了,這措辭這用句,值得我們反複咀嚼。”
“媽媽問我為什麼跪著看節目……我現在全身都麻了啊。”
“謝蕭老翻譯!讓我們看懂了這一幕!”
“是的,是該好好謝謝!還要謝謝編劇和演員們,這也演的太好了啊。”
“話說孔聖乾嘛去了?怎麼那麼久?這節目是結束了嗎?”
“快看,孔聖他這是要乾嘛?”
畫麵中。
孔聖引著林凡來到了一排巨大的書架前站定。
此時的文字,還是用竹簡作為記錄。
而在這排書架上,正排布著密密麻麻的竹簡。
林凡眉頭微皺,和無數觀眾一樣,有些不清楚孔聖這是要乾嘛。
下一秒,孔聖從書架上拿下一冊竹簡,交到了林凡的手上:
“看看吧。”
林凡眼中閃過一抹疑惑,解開竹簡上的搭扣,低頭看去。
下一秒,他整個人都僵在了原地。
一臉的震驚!
雖然竹簡上寫的不是現代的簡體字,但是通過係統的翻譯,他還是第一時間就認出了手上的竹簡是多麼重要的瑰寶。
六經!
根據曆史記載。
六經,是由孔聖在晚年所整理。
而這個時候,六經還不叫六經,他們共分是:
《詩》《禮》《易》《樂》《春秋》
孔聖還曾親自點明六經的作用: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他們和其他四書,並稱為四書五經。
它詳實地記載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最活躍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麵的史實資料及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哲學思想。
曆代科舉選仕,試卷命題無他,必出自四書五經,足見其對為官從政之道、為人處世之道的重要程度。
四書五經在社會規範、人際交流,社會文化等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即便是時至今日,四書五經所載內容及哲學思想,依舊對我們現代人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極強的參考價值。
它們不僅是華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曆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
其包含的內容之廣泛、深刻,即便是在世界文化史和思想史上也有著極高的地位。
之所以後來少了一經,是因為其中《樂》經在焚書坑儒的時候,被銷毀了。
就連後世所傳的經,也就是《尚書》,到底是不是孔聖說編纂的原本,也因為時間太過久遠,無從考究。
而林凡此刻手上所捧著的這一本,正好是經的第一篇!
孔聖手書,親自整理編纂的經!
這是什麼?
這是拿到後世,會被當成絕世瑰寶的存在!
隻可惜……
“此六經乃是丘耗費畢生精力編纂整理,既然吾之教義未曾斷絕,此六經也當全部傳於後世,林生你還有哪些疑問,可以一並指出來,吾來幫你解惑。”
就在林凡感慨手上這部典籍的貴重之時,一旁卻傳來了孔子溫和的話語。
林凡微微一怔,抬頭看向孔子,看著他臉上的躍躍欲試和興奮,林凡的眼中露出糾結之色,雖心有不忍,但還是決定把真相告知:
“回夫子的話,六經隻有五經傳於後世,樂經早失,而另外五經,因為時局動蕩,各有遺失,其中又以書經最為跌宕曲折。”
“為護書,後世學子顛沛流離,舍生忘死,卻仍無法避免書藏遺失和腐朽。”
“現傳世之書經,為五十八篇,且無法知其中是否有假……”
“這……”孔子當場紅了眼眶,臉上湧現出極致的悲痛和震驚,卻在下一秒眼中閃過一抹果決,慨然開口道:
“此物,你是否可帶走?”
林凡渾身一震!
孔聖這是要,贈書?
飛快的在心底詢問了一聲係統,係統當即給出了答複:可以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