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安得雙全法(2 / 2)

“才高八鬥量”

柳振民見他們三個都吟完了,而方以智又不在,也不見旁人有進來接龍的意思,隻好自己接上最後一句自嘲道:

“兵部遞文忙”

在座眾人聽了,皆喊“好詩好詩!”,如此除了方以智不在場外,“四公子”裡其他三人和柳振民一人一句,吟出了這首不倫不類的打油詩,而且剛一吟完,柳振民就和他們三個相視大笑起來,竟像是多年老友重逢一般。

明眼人都看得出,這首打油詩水平非常低劣,拿來行酒交際都嫌不足,簡直和“山下一群鵝,噓聲趕落河(後兩句就不說了)”一個檔次。這柳振民既然和“四公子”都算得上是有些名氣的才子,卻為何吟出這麼個玩意兒來?這裡麵自然是大有原因的,個中緣由就是柳振民雖然和他們表麵上一番詩文唱和,但其實麵和心不和:實際上,在他心裡,除了方以智以外,“四公子”裡其他那三位他是不大瞧得上的。

他甚至經常在家裡對著老婆馮慧編排說:這幫人除了方以智在崇禎十三年中了二甲進士以外(但名次仍不如他柳振民),其他三人至今連科舉都沒考上,也就是個鄉試會試水平,而他柳振民十八歲時候就已經是進士二甲了,他們若是“四公子”,那他簡直就是“一諸侯”了。若不是老柳家不趁大錢,輪得到這些人在這裡自命風流?什麼“金陵四公子”?不過是“應天三閒漢”罷了(不算方以智)。

柳振民這嘴上是瞧不起這些人沒有功名,其實心裡就是嫉妒:因為這四公子裡麵的冒辟疆和侯方域都是著名的風流才子,年少多金還多才,和秦淮八豔裡麵如陳圓圓、董小宛和李香君等不少名妓都先後打得火熱,各種香豔故事在金陵城裡傳揚一時,早已到了婦孺皆知的程度。而這位年少提名的柳公子,一直認為自己才是人才難得、風流騷客,卻隻能整日在家中對著個強橫驕妻做牛做馬,還得眼見著這幾個科舉成績遠不如自己的人夜夜風流快活,每每想起這事兒便要醋意橫生,自然也就不願見到這幾個人。

說白了,其實這文人相輕,未必真是高下之分,大抵都是互相看不順眼罷了。

和“四公子”假情假意地唱和完後,柳振民環視了一下,發現這艘遊船上還遠不止這些人:南京六部的其他官員、金陵城裡的縉紳顯達,都來了不少,他這一圈兒拜會下來都得用好一陣子。

等終於拜會完了,那位錢世伯對這位柳世侄的體貼就更到位了,隻見他親自招呼道:

“來,墨蘭,柳公子既然來了,你就來好好服侍他吧。”

這一聲“柳公子”不禁讓柳振民大有蕩氣回腸之感,又回想起自己當年十八歲金榜題名時的豪邁,而這時馬上就有一個吹氣如蘭的聲音回應道:

“是,墨兒這就來服侍柳公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