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投射,是典型的對人不對事兒。
有時候看一個人不爽,連他喘氣兒的方式都會看不慣。
還有一種投射,叫願望投射。
是指把自己的主觀願望,強加給對方。
尤其是自己不願意接納自己的那部分。
比如,父母沒上過大學,就拚命的對孩子嚴苛。
再比如,一個人抱怨另一個人小氣的要死,一分錢都能看的比臉盆子還大,跟他在一起簡直要被逼瘋了。
這個抱怨者本身,就不會是個大氣的人。
大氣的人,是看不到那點兒小錢的。
投射效應就像一麵鏡子,反射著我們生命的內在曆程和自我價值。
小月看似是通過不講道理的方式在否定我,但其實,她內心不接納的是她自己。
當一個人開始忽略自己的情緒狀態與內心感受時,迷茫的感知就會模糊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界限,分不清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什麼是他人想要的。
要想從這種迷茫中走出來,隻需要做到兩步。
第一步。
每天找一個時間問問自己“現在我有什麼感覺?”
如果感覺“沒什麼感覺”,那就是明顯的陷入了投射的鏡子裡。
仔細的找到自己的感覺之後,再做第二步。
問問自己:為什麼會有某種情緒?我應該有什麼樣的情緒。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
當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內心時,就會給心增加了生命的力量。
不過,我沒跟小月聊這些。
《論語》講: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意思是,他沒有發憤苦想、不悱惻憂思,就不要主動去啟發他。
這也是《孟子》講的: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故,不問不教,不求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