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問完了正北開門,又問了關於修行和慈善的事情。
她道:“我喜歡玄學,但沒有特彆執迷,所以我正常上班,正常賺錢,我在這方麵沒有卡點。
不過我有位修行的朋友,她認為賺錢就是侵犯了彆人的利益。
慈悲的人不能做這種事情。
所以修行的人不能賺錢。
我覺得哪裡不太對,但是又不知道哪裡不對。
做善事跟賺錢衝突嗎?”
君君前麵問正北門,估計就是幫朋友問的,所以我說的儘量詳細。
這會兒問到了賺錢。
君君自己工作很有能力,她應該是真的有朋友想問,而不是“無中生友”。
賺錢也確實是很多修行人的卡點。
修行講的戒貪,但並沒有講戒錢。
如果賺錢就是侵犯了彆人的利益,那化緣給菩薩塑金身,怎麼論?
慈悲的人做善事,也得需要用錢作為媒介。
不論是資助貧困的孩子,還是贍養孤寡老人,總得買吃的買穿的吧?
說到人與金錢的關係,歸根結底,可以追尋到人與自己的關係。
人活著,有什麼意義?
有人說,吃飯。
吃飽飯的人,活著有什麼意義?
有人說,變富。
可是,富人也有很多的人生苦惱,也會遇到很多困境。
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有人說,為了孩子。
自己的人生困苦不堪、沒有意義,所以再延續一個沒有意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