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問就知道,她也是來拉關係的。
不過因為她是女的,不好直接上門,所以采用了曲線救國的方式。
“挺聰明啊!”周子文淡淡的評價了一句。
與其說是聰明,不如說是心眼多。不過要是沒有心眼,她也不會成為女知青隊長了。
“不過和我沒什麼關係。”
對於劉玲玲的目的,周子文並不準備多管。
如果隻是想要換魚,看在同為知青的份上,換給她也無所謂,正好可以增加一點收入。
但如果有其他目的,嗬嗬,估計她也不敢。
本來想和陳巧依一起去砍竹子的,結果因為劉玲玲的原因,周子文準備一個人去。
村裡的竹林在西麵,更接近村子中心。
竹林的竹子屬於生產隊,但並不阻止村民們砍來用。
隻要不是大量砍伐,砍一點點來日用還是沒問題的。
畢竟大家最多也就拿來編個背簍簸箕之類的,要不然就像周子文這樣,用來做個圍欄,但也都用不了多少。
說是生產隊的,其實就是沒人管,誰都可以用。
一路走去,路過村子的時候,很多村民都和他打招呼。有問他吃飯了沒,有打趣他怎麼沒和對象一起出來的,也有想要讓自家孩子和他學拳的。
總之一句話,自從這幾天扛著石頭回家,他在村裡的名氣又大了不少。
不過對於孩子們和他學拳的事,他還是暫時推拒了。
畢竟這段時間他也很忙,等他有時間的時候,教上幾招倒無所謂。
“那就說好了啊,等你不忙了,我就把孩子送來。”有鄉親麵帶欣喜,“周知青你放心,到時候肯定少不了拜師禮的。”
“現在都是新社會了,拜師這一套就算了,反正我這拳法又不是家傳,到時候教教孩子,強身健體還是沒問題的。”周子文急忙擺手。
他可不想這麼早就收徒弟。
雖說師傅有事弟子服其勞,但師傅也得承擔教導的責任。
他自己連媳婦都沒娶,哪有時間收徒弟啊!
一路走走停停,終於來到竹林,周子文也鬆了口氣。
鄉親們太熱情了,對他也是一種煩惱。
來到竹林,周子文也不耽擱,舉起手裡的斧頭,像割麥子一樣,一斧子下去砍斷一顆竹子,一斧子下去又是一根,三下五除二,他就砍了一大捆竹子。
“這麼多竹子,應該夠建一個雞圈了吧!”
周子文估計了一下,覺得應該夠了,於是就地取材,用一些竹枝把竹子捆成一捆,扛在肩上就回家了。
回去的路上,又是一番熱鬨。
周子文抹了把冷汗,“看來以後村子這邊還是少來的好,村民們實在太熱情了。”
出風頭有出風頭的好處,但也有相應的煩惱,現在,好處和壞處他都體會到了。
令他意外的是,等他回家,劉玲玲還沒離開。
自從八極拳達到六級之後,周子文耳聰目明,就算沒去陳家姐妹院子,也能聽到隔壁的動靜。
周子文懶得回去,直接來到屋子後麵的空地,又開始處理砍回來的竹子。
他要把竹子編成圍欄,然後把雞圈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