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土生土長的村裡人,他們自然有省力的辦法。
不過那些剛來鄉下的新知青就不一樣了。
他們來的時候不好,剛下鄉就遇到秋收,連個適應期都沒有。
上工之後,同一個小隊的村民們簡單的教他們一些技巧,讓他們照著做。
這些活的技巧本來就不多,大多時候還是靠自身體力。
對那些老知青來說還好,畢竟他們也來鄉下一兩年了,秋收也經曆了一兩次。
但對新來的知青,還有剛來一兩個月的人來說,這些活就難了。
有的知青拿著鐮刀,剛乾一會就遭不住了。
腰疼,背疼,全身都疼。
在加上高粱杆的葉子,刺在身上毛毛的,手上的皮膚也被割出一些小口子,汗水沾到上麵,那滋味,怎的一個酸爽。
有的知青乾了一會,開始喊著受不了,需要休息,結果被他們的小隊長一陣嗬斥。
罵他們連個女人都不如,要是乾不了,可以向知青辦申請離開,但來到鄉下,那就得聽從安排。
知青們當然知道,向知青辦申請沒用,沒有特殊原因,他們的申請是不會通過的。
當然,如果你有關係,或者搞來一些生病證明,那還是可以的。
比如有的知青,為了回城,直接搞了一個肺結核,知青辦就讓他回去了。
但這個病傳染人,即便回去了,也沒法回歸正常人的生活,相當於社會性死亡,一輩子差不多就毀了。
被小隊長一頓臭罵,有的知青不服氣,嚷嚷著乾不了,不願意乾了。
聽到這話,小隊長陰著臉來到這名知青麵前,“聽好了,不是我們求著你乾活,你願意乾就乾,不願意乾就滾。你把生產隊借給你的糧食還回來,以後都不用乾活了。”
這還一出,剛才還不服氣的知青瞬間啞火。
把糧食還給生產隊那他吃什麼
不上工就沒工分,他一個剛來鄉下的知青,什麼都不懂,要是不乾活那不得餓死
隻是稍微思考了一下不上工的後果,這位知青就慫了。
“哼!”
看著知青服軟,小隊長冷哼一聲。
一個嬌生慣養的小刺頭,還敢翻天不成
或許是這位小隊長運氣不好,這邊剛把想鬨事的知青壓下去,另一邊又鬨起來了。
這次鬨起來的是一位女知青。
這位女知青就聰明多了,她也不說話,就蹲在地上哭。
和她一起的其他幾位知青在旁邊勸,可都沒什麼用。
看到這個樣子,這位小隊長的臉更黑了。
“搞什麼不想乾是吧,行,我成全你,你現在可以不乾,把生產隊預支給你的糧食還回來就行,包括你們這些個知青,誰把糧食還回來,以後都不用上工了。”
小隊長冷著臉看著周圍的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