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神清氣爽。
洗了把臉,周子文收拾好石匠工具,準備去采石場開采石頭。
這在這時,院門外麵響起一陣自行車鈴聲。
伴隨著自行車的聲響,外麵有郵遞員開始喊他們的名字。
“周子文、陳詩英、陳巧依、沈招娣、周朝陽,有你們的快遞,快出來拿。”
送了幾次信,郵遞員都開始認識他們這些知青了。
“來啦。”
一聽來信,周子文心中一喜,急忙來到院門外麵簽收。
隔壁院子的陳詩英和沈招娣她們也打開院門,一個個迫不及待的跑了出來。
這個年代,通信是常用的交流手段,也是和家人交流的惟一手段。
每當有來信,都是他們最高興的時候。
“周子文同誌,這是你的信,謔,你這封信夠厚的啊!”
郵遞員把厚厚的信封遞給周子文,並且讓他簽字確認。
對於每次收到這麼厚的信封,周子文已經習慣了。
他們家的信都是裝到一起寄過來的,包括他寄信回去,同樣也是把很多封信裝在一個信封。
反正都是一個地方,沒必要分開寄。
領到了信,還有一個包裹,周子文轉身回房放好。
這會陳巧依也聽到外麵的動靜,起床正準備出門。
“子文哥,是有我們的信到了嗎”陳巧依問道。
“是啊,快去外麵收信,你姐也在外麵。”周子文點了點頭。
“嗯。”
一聽有信來了,陳巧依高興的跑了出去。
她可一直在等家裡人的來信,按照當初周子文的計劃,他們要等家裡來信之後才辦席來著。
結果計劃趕不上變化,沒想到居然運氣好打到兩頭野豬。
害怕放太久把豬肉放壞了,這才先把酒席辦了。
但等回信這事,他們可一點沒忘。
隻有得到家人祝福的婚姻,才會美好幸福。
拿著信,周子文也不耽擱,打開之後就看了起來。
第一封信是老爸寫的,信裡麵的內容比較嚴肅。
主要提及他結婚的事。
對於他要和陳巧依結婚,家裡是讚同的,裡麵還讓他好好對待人家,要是讓人家姑娘受了委屈,回去之後要打斷他的腿。
之後也有一些關心的話語,比如成家之後,就算立業了,讓他懂事一點,努力在鄉下乾活,支撐起他們的新家。
看著老爸有些嘮叨的話語,周子文心念起伏。
他這個老爸,從小對他都很不錯,如果不是老爸的首肯,他又怎麼會成為家裡最受寵的孩子
之後是老媽、大哥、二哥、大姐、二姐、小妹的信。
信裡麵的內容其實都差不多。
一是關心他和陳巧依結婚的事情,另一個就是讓他在鄉下好好待著,有什麼事就和家裡來信。
明明是一些平常的話語,但在周子文眼裡卻很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