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衛生室待了一陣,處理了幾個朱建國處理不了的病人之後,周子文就抓緊時間回家。
帶著上山的工具之後,他就從家裡出發,向著牛頭山趕去。
在山裡待了半天,周子文再次滿載而歸,不但搞到不少草藥,還抓到一隻從洞口裡跑出來的兔子。
除此之外,他還收獲了一根二十年左右的人參。
二十年的人參,年限算是比較高的,要是拿出去賣,能賣不少錢。
周子文暫時不缺錢用,也沒想著拿出去賣。
這麼好的東西,他寧願自己吃了,也不願意拿去換錢。
等他回到家裡,時間已經來到中午。
剛到家沒一會,陳家姐妹她們就下工回來了。
“子文哥,聽說今天又有一批知青要來,是不是真的呀”
剛一回家,陳巧依就興奮的問道。
“嗯,早上吳叔還和我說起這事來著。”
周子文點了點頭。
“嘿嘿,不知道這次有多少知青下鄉啊,要是還和上次那麼多,那以後可就熱鬨了。”
陳巧依看熱鬨不嫌事大。
“應該沒多少吧,上次才來這麼多。”
周子文猜測了一下。
事實上,周子文猜的沒錯。
下午,剛吃過午飯,吳大剛就背著他的煙杆,一臉愁容的向縣裡的知青辦趕去。
因為楊大爺還在養傷,也沒人替他趕牛車,他還得親自趕車。
不過這事他已經習慣了,每次去接知青,他都是自己趕牛車過去。
這兩天外麵下雨,路也不太好走。
特彆是有些地方,經過雨水的浸泡,都成泥坑了。
要是不注意一點,牛車陷進去了,那可不好弄出來。
好在吳大剛的趕車技術不錯,一路上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不過看著這條爛路,倒是堅定了吳大剛修路的決心。
經過這段時間的掰扯,修公路的事情終於商量好了。
由公社牽頭,公社
到時候修一條貫通所有生產隊的石子路。
所謂的石子路,就是用石子和水泥混合而成的路麵。
這種路比水泥路差很多,時間久了就容易壞。
特彆是經常有大貨車經過的時候,更是用不了多久。
好在他們幾個村,大貨車什麼的就彆想了,連拖拉機都沒有。
不過石子路的費並不大,甚至可以說是很便宜。
修建一條前往縣城的公路,其實也不了多少錢。
這也是幾個生產隊同意修路的根本原因。
要是費高了,他們可不願意修路。
……
一個多小時之後,慢搖搖的牛車終於來到縣城的知青辦。
在知青辦待了沒一會,吳大剛就辦完手續離開。
和他一起離開的還有四男六女,一共十個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