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飯之後,周子文和沈招娣、周朝陽一起來到生產隊。
兩姐妹則在家裡準備路上吃的乾糧。
生產隊雖然大部份人已經放假了,但吳大剛和大隊長依然每天來生產隊上工。
對他們這些村乾部來說,沒有放假這種說法,隻要有事,他們都要進行處理。
等周子文他們來到生產隊的時候,吳大剛和大隊長正在辦公室辦公。
“吳叔,我們的證明開好沒有啊”
走進辦公室,周子文沒有客套,直接說明了來意。
回家探親需要生產隊這邊開探親證明,這樣才能回家。
要是沒有證明,連車票都買不了。
“早就給你們開好了。”
吳大剛從抽屜裡拿出一疊寫好的證明,交給周子文他們之前,他認真地囑咐道:“你們回家探親是好事,但有幾句話我得說在前頭。”
周子文點點頭,表示理解:“吳叔,您說。”
吳大剛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你們都是知青,是響應國家號召下鄉的,雖然回家探親是人之常情,但彆忘了,你們還是村裡的一份子。探親假是有時限的,你們可得按時回來。”
周朝陽和沈招娣也認真聽著,他們知道吳大剛的話中含義。
這個年代,想要回城很不容易,有一些生活環境不好的,想著回城之後就不來了,這種人也是有的。
當然,他們最後的結果不是太好就是了。
吳大剛看了看他們,語氣嚴肅:“如果到時候沒有按時回來,不光是你們自己,連我也不好交代。村裡的生產活動不能因為個彆人受影響,這個你們應該明白。”
周子文立刻回應:“吳叔,您放心吧!我們不回來能去哪啊這裡是我們的家啊!”
沈招娣和周朝陽也點頭表示同意:“是啊,吳書記,我們肯定按時回來。”
吳大剛滿意地點點頭:“嗬嗬,我當然相信你們,不過該提醒的還是要提醒,免得你們走錯路。另外,回家的路上注意安全。”
“知道了,吳叔。”三人異口同聲地回答。
吳大剛這才把探親證明交給他們,每份證明上都詳細記錄了知青的姓名、探親時間以及村裡的印章,確保他們能夠順利回家。
不過周子文拿到的探親證明比其他人多幾張。
他還準備去一趟兩姐妹的家,見見丈母娘。
畢竟娶了人家的女兒,現在連孩子都有了,不見一麵也不像話。
“行了,彆耽擱時間了,忙你們的去吧!”吳大剛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可以離開了。
周子文三人拿著證明,和吳大剛他們打了個招呼,然後就離開了辦公室。
從生產隊出來,沈招娣自然坐上周子文的自行車,不過因為還在村裡,加上有周朝陽在,她也沒做什麼親密動作。
“走咯!”
周子文招呼一聲,率先出發。
雖然帶著一個人,但他的速度並不慢,甚至在大馬路上,周朝陽都差點追不上。
周子文騎著自行車,時不時地和沈招娣聊聊天。陽光透過樹梢,灑在他們身上,形成斑駁的光影,和煦的微風帶著鄉間特有的清新氣息。
來到縣城之後,周子文帶著沈招娣和周朝陽來到縣醫院。
把自行車停好,鎖上之後,這才一起離開。
盧山縣比較小,沒有火車站。
他們要買票,需要乘坐汽車去隔壁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