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院那邊快住不下了吧”
周子文開口問道。
“是啊,我和老周商量了一下,看能不能把養豬場擴建一下,用來安置他們。”
吳大剛拿著煙杆,往裡麵裝煙絲。
“養豬場”周子文皺了皺眉頭。
“是啊,知青院那邊的空房不多了,正好去年養豬場重新建過,分幾間房出來還是沒問題的。”吳大剛點了點頭。
“吳叔,你這也太苛刻了,既然都是要擴建,還不如把知青院擴建了。”周子文開口勸道。
事實上,他對這事是有些意見的。
當初剛來鄉下的時候,就是因為知青院的環境不好,他才搬出來,自己建房子住的。
要是村裡把知青們安置在養豬場,條件就更差了。
雖然知青在乾活這方麵,確實不太行,但那也是因為沒乾過啊!
又不是誰生來就會。
吳大剛聽了周子文的話,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歎了口氣。
“子文,你說得有道理,但村裡的情況你也知道,資金有限,擴建知青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嗬嗬,吳叔,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咱們蘑菇種植基地也建了不短的時間了,光是去年就賺了不少錢,擴建幾個房間而已,又不了多少錢。”
周子文覺得,生產隊對知青的待遇太差了。
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他也理解。
但理解歸理解,在有能力的情況下,他還是希望知青們的日子能好過一點。
畢竟他也是知青的一員,人不能忘本不是。
吳大剛聽了周子文的話,再次沉默了。
他知道周子文說的都是實話,蘑菇種植基地確實給村裡帶來了不小的收益,擴建知青院的資金確實不是問題。
“子文,或許你是對的,這樣,我和老周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把知青院再擴建一下。”
吳大剛也看出了周子文的不滿。
想到周子文知青的身份,他有些理解了。
仔細想想,他覺得周子文說的對。
他們好像對知青太苛刻了。
不管怎麼說,這些知青也是知識分子。
乾活差一點也可以理解。
“謝謝吳叔。”聽到這話,周子文臉上露出了笑容。
既然吳大剛發話,那這事基本算是成了。
“好的,吳叔,那我就先走了。”
周子文站起身,準備離開。
“去吧!”吳大剛擺了擺手。
……
從生產隊出來,周子文準備去衛生室看一下。
回村這麼久,他還沒來得及去衛生室。
作為村裡的衛生員,衛生室還是要去一趟的。
周子文走進衛生室,發現門是開著的。
進去一看,裡麵的朱建國正在認真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