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這麼快就要上工了。”陳巧依驚訝的道。“嗬嗬,不早了,再過幾天就到三月了,也就是這幾天溫度還比較低,要不然早就上工了。”
周子文笑嗬嗬的說道。
對他來說,上不上工其實沒什麼區彆。
反正蘑菇種植基地這邊有陳詩英幫他看著,出不了問題。
最多以後每天過去看一下蘑菇的生長進度。
至於其他時間,完全可以自由安排。
陳詩英和陳巧依也無所謂。
陳詩英是因為早就開始上工了,陳巧依則需要在家帶孩子,周子文也不讓她去上工。
畢竟上工又沒有多少工分,還不如在家帶孩子,給悅悅一個完美的童年。
和周子文還有陳家姐妹不同,其他人,特彆是知青院的知青,聽到這個消息,一個個都開始哀嚎起來。
春耕有多忙,他們這些知青也是知道的。
就算去年秋收那段時間下鄉的知青,雖然沒經曆過春耕,但在其他知青的提醒下,他們也知道勞動強度有多大。
廣播聲在村子裡回蕩,社員們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側耳傾聽。
春耕的消息對於他們來說既是意料之中,又帶著些許的不情願。
畢竟,春耕的到來意味著他們將麵臨一年中最忙碌、最辛苦的時期。
在知青院裡,剛剛還沉浸在新年餘韻中的知青們,聽到廣播後,頓時炸開了鍋。
他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討論著即將到來的春耕生活。
“唉,我還以為能多休息幾天呢,沒想到這麼快就要開始忙了。”一個知青歎氣道。
“是啊,春耕的時候每天都要下地,那可是真正的體力活。”另一個知青附和著。
但也有知青對此充滿了期待,他們認為這是鍛煉自己、體驗農村生活的機會。
“我覺得春耕挺好的,至少能讓我們真正融入到農村生活中去。”一個樂觀的知青說道。
“沒錯,而且春耕之後就是播種,想想我們親手種下的莊稼能夠茁壯成長,那種感覺一定很棒。”另一個知青也興奮地說道。
當然,這些保持樂觀態度的,都是沒經曆過春耕的。
要是讓他們體驗過一次,估計他們就不會這麼興奮了。
“子文,明天就要正式上工了,那咱們蘑菇組的人是不是也要恢複上工了”
陳詩英開口問道。
“當然,生產隊都上工了,我們蘑菇組肯定也要上。”周子文點了點頭。
“等明天大家都來了,我們就該恢複蘑菇的生產了,年前停下來的那幾個種植車間也要利用起來。”
“嗯,下午我過去準備一下。”陳詩英點了點頭。
午飯之後,周子文在院子裡逗弄了一會家裡的幾隻小鷹。
在他的培養下,這幾隻小鷹也長得越來越大了。
到現在都能短距離飛行了。
不過距離真正的飛行還差一點。
鷹這種動物,天然向往天空。
之前周子文一直把它們養在狗窩裡。
現在它們就快要學會飛行了,他決定給它們弄一個窩。
位置他都選好了,就在屋簷下。
中午午休了一會,周子文就開始給它們準備巢穴。
周子文找來一些乾草和木板,準備在屋簷下搭建一個簡易的鷹巢。
老鷹喜歡在高處棲息,屋簷下的位置既能滿足它們的天性,又能方便他日常的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