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把水池裡的水裝滿,一下午時間就過去了。
正當他準備收工回屋的時候,不遠處的知青院忽然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
周子文放下水桶,朝著知青院的方向望去。
“看來新知青來了。”
以他的聽力,自然聽到了一些東西。
知青院那邊的嘈雜聲越來越響看樣子人還不少。
周子文想了想,覺得還是過去看看比較好。
畢竟他也是知青,而且還是蘑菇組的組長,新知青來了,他這個前輩去打個招呼也是應該的。
再說,看熱鬨本來就是人類的天性,他也不能免俗。
周子文回到屋裡,洗了把臉,換了身乾淨的衣服,然後才朝著知青院走去。
等他來到知青院,發現院子裡已經站滿了人。
除了知青院原本的知青,還有一些陌生的麵孔。
這些陌生的麵孔都很年輕,穿著樸素的衣服,臉上帶著好奇和不安的神情。
他們應該就是新來的知青了。
在他們的旁邊,吳大剛正在和周強和張文麗交待任務。
“子文,這裡。”
陳詩英在旁邊向他招手,和她一起的,還有沈招娣唐瑤瑤她們。
“他們就是新來的知青吧人挺多啊!”周子文走過去,和陳詩英她們湊到一起。
“是啊,聽說這次來了二十多個呢。”陳詩英回答道。
周子文看著這些年輕的麵孔,心中不禁想起了自己初到鄉下時的情景。
那時候的他,也是如此的年輕和懵懂,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和不安。
“子文,你也過來了”
正在周子文和陳詩英她們說話的時候,吳大剛走了過來。
這會他已經把事情交待完了,接下來,這些新來的知青就由周強和張文麗負責了。
“這不是看這邊挺熱鬨嘛!我過來看看情況。”周子文笑嗬嗬的解釋。
“這有什麼好看的,你又不是沒見過。”吳大剛搖了搖頭。
“哈哈,這不是有新麵孔了嘛!吳叔,新來的知青們怎麼安排”周子文笑著問道。
“還能怎麼安排,先讓他們適應一下,後天就安排他們上工。”吳大剛開口說道。
“嗬嗬,他們剛來就春耕,以後的日子可沒那麼好過了。”周子文笑嗬嗬的說道。
“這有什麼,多鍛煉幾天就適應了。”吳大剛不以為意。
知青下鄉,意味著村裡要出糧食養活他們。
光吃飯可不行,必須得付出相應的勞動。
要不然,彆說他不同意,大壩子村的村民們也不會同意。
“吳叔說得對,多鍛煉鍛煉就好了。”
周子文點頭附和,心裡卻在為這些剛下鄉的知青感到可憐。
當初他們下鄉的時候,好歹還有個適應時間。
可現在正是春耕的重要時刻,他們連個適應的機會都沒有。
吳大剛和周子文聊了幾句,眼看時間不早,他就背著手離開了。
周子文看了一會熱鬨,也和陳詩英她們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