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長白豬生長速度快,一般來說,它的生長周期比我們養的黑豬要短很多,能更快地達到出欄標準。”
其實長白豬的另一個優點他還沒說。
那就是瘦肉率高,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但在這個年代,這個優點,與其說是優點,還不如說是缺點。
和瘦肉比起來,大家喜歡的還是肥的冒油的豬肉。
但不管怎麼說,這種長白豬才是最適合大規模飼養的。
關鍵是這種豬體型長、出欄快。
普通黑豬想要出欄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而長白豬如果養殖條件合適,半年到八個月左右就可以出欄了。
這樣一來,村裡可以更快地獲得收益,也能更快地擴大養殖規模。
不過對於周子文要養白毛豬,大家還是有些擔心。
“聽起來確實不錯,但這種豬好養嗎咱們以前可沒養過這種豬。”
一個年紀稍大的村民有些擔憂地問道。
周子文理解鄉親們的擔憂,他坦誠地說道:
“確實,長白豬的養殖難度要比我們傳統的豬種大一些。”
“它們對養殖環境和飼料的要求比較高,需要我們更加細心地管理和照顧。”
“但是,農學院會派專業的技術員來指導我們,幫助我們解決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而且,我也會全程參與養殖工作,和大家一起學習新的養殖技術。”周子文繼續說道。
“另外,長白豬雖然養殖難度大一些,但它們的經濟效益也更高。”
“隻要我們能夠克服初期的困難,成功養殖長白豬,那麼我相信,我們村的養豬業將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周子文鼓勵道。
村民們聽了周子文的話,雖然還是有些擔心,但更多的是期待和信心。
他們知道,周子文從來不會讓他們失望,既然他說長白豬能養,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子文,我們都相信你。你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一個村民堅定地說道。
“是啊,子文,我們跟著你乾。你讓往東,我們絕不往西。”另一個村民也附和道。
“老李頭,你剛才說子文讓往東,你絕不往西,那要是子文讓往北呢你該不會迷路了吧”一個村民便打趣道。
老李頭一聽,臉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他揮了揮手,笑道:“往北那我就往北去,隻要跟著子文,迷路了也不怕,大不了多走點路,總能走到地方。”
他的話引來了一陣哄笑,但光憑這點,已經足以證明周子文在大壩子村的威望有多高了。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開著玩笑,氣氛輕鬆而愉快。
周子文看著大家高興的樣子,心中也是暖暖的。
他知道,這些玩笑背後,是村民們對他的信任和對養豬場項目的支持。
吳大剛和大隊長看到村民們如此積極,也十分欣慰。
“大家這麼齊心,我們一定能把養豬場建好,把長白豬養好。”吳大剛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