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陳研究員的請求,周子文當然不會拒絕。
他還想著讓人家免費乾活呢!
要讓人家心甘情願的乾活,總要拿出點東西來才行。
見他對生物飼料很感興趣,周子文就為他講解起來。
“陳研究員,生物飼料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醱酵技術。首先要收集像玉米杆、大豆杆、稻草、麥稈這些農作物秸稈,把它們曬乾後粉碎成細糠狀。然後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生物發酵劑,混合均勻後進行發酵。”
陳研究員一邊聽一邊點頭,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這真是個巧妙的方法!但用這些東西做的飼料,豬仔能消化嗎”
周子文笑著點了點頭,繼續解釋道:“這個您放心,這些農作物秸稈雖然人不能直接食用,但是它們含有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在微生物發酵的作用下,可以轉化為更易被豬消化吸收的類和其他營養物質。”
“而且,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有益菌還能幫助改善豬的腸道健康,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率。”
陳研究員聽得更加認真了,他追問道:“那這個生物發酵劑是怎麼製作的需要哪些原料”
周子文耐心地回答:“生物發酵劑的製作相對簡單,主要是由一些有益微生物和它們的營養基質組成。”
“我們可以根據當地的資源情況,選擇適合的微生物種類。比如,我們可以使用一些常見的酵母菌、乳酸菌等,這些微生物在適宜的條件下能夠大量繁殖,產生豐富的酶係,促進秸稈中纖維素的分解。”
“至於營養基質,我們可以使用一些價格低廉、易於獲取的原料,如麩皮、米糠等。這些原料不僅能為微生物提供所需的營養,還能增加發酵劑的體積,降低生產成本。”周子文補充道。
陳研究員對周子文的解釋非常滿意,他興奮地說:“這種方法真是太有創意了,不僅能有效利用農業廢棄物,還能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率。周組長,你太厲害了。”
這會他對周子文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他感覺,這位周知青的學識完全在他之上。
這個發現讓他很驚訝。
據他所知,周子文隻是一位下鄉的知青,但這位知青卻在學識方麵超過他這個研究員,這就有些不可思議了。
“周組長,你這個方法真是太有價值了,我回去後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在我們學院的養殖場也推廣這種方法。”陳研究員激動地說。
作為農牧學院的研究員,他一眼就看出了生物飼料的價值。
周子文謙虛地擺了擺手:“陳研究員過獎了,如果能在學院推廣,那也是為農業發展做貢獻了。”
眾人繼續圍繞著生物飼料展開討論。吳大剛笑著說:“這生物飼料要是能推廣開,那可真是造福廣大養殖戶啊。”
大隊長也點頭附和:“是啊,咱們村的養豬成本能降下來,全靠子文這孩子想出的這個法子。”
“嗬嗬,這法子可不是我想出來的,我也是在書上學來的。”
周子文笑嗬嗬的搖頭。
生物飼料的概念在二十世紀中葉就開始逐漸形成並發展。
但在一九七五年,也就是今年,相關技術和應用並沒有普及開來。
但這個年代,一些基礎的微生物發酵知識和技術已經存在。
所以周子文能拿出生物飼料的技術,雖然令人驚訝,但並不稀奇。
話題一轉,眾人開始討論起長白豬的養殖細節。
陳研究員詳細地介紹了一些長白豬養殖過程中需要特彆注意的方麵。
閒聊之中,天色也漸漸晚了。
大家雖然還有些意猶未儘,但想到明天還要上工,而且陳研究員剛來大壩子村,也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於是眾人紛紛起身,準備各自回家休息。